經過此前的恐慌性下跌,近期大盤出現低位企穩跡象。2月底以來,滬綜指在2000點附近位置出現三次明顯的下影線,顯示2000點支撐力度較強。目前的市場環境雖然并不支持大盤走強,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封閉市場大幅下跌的空間。分析人士指出,市場逐漸企穩的同時,投資者對于藍籌股和成長股的糾結心態開始凸顯,糾結心可能筑造短期的震蕩市。
權重護盤市場三度“海底撈 ”
本周四早盤,滬綜指震蕩下跌,最低下探至2030.95點,2000點整數關口變得岌岌可危。與之相比,以小盤股為代表的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數跌幅更大,盤中一度下挫近2%,失守5日均線。不過,隨后銀行(行情 專區)、地產再度挺身而出合力護盤,一度搖搖欲墜的市場也轉危為安。截至收盤,滬綜指上漲0.32%,報收于2059.58點;深成指上漲0.74%,報收于73252.03點;創業板指數小幅下挫0.14%,報收于1462.53點。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權重股的拉升往往伴隨著創業板指數快速殺跌,但昨日銀行股和地產股走強反而為小盤股提供了明顯支撐。
從滬綜指近兩周的走勢看,每當大盤調整接近2000點位置時,都會出現探底回升并小幅反彈,除去昨日的“海底撈”行情 ,這一情形已出現兩次。第一次出現在2月26日,經過此前連續四個交易日下挫,市場下跌慣性較大,當日滬綜指最低下探至2014.38點,隨后石油(行情 專區)石化板塊崛起,助力大盤止跌翻紅,打響了反彈的第一槍;第二次發生在2月28日,只不過這次的護盤主力軍換成了地產股,地產板塊觸底反彈,為市場提供了顯著支撐,大盤得以再次守住2000點整數關口。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此前的百點下跌更多是源于投資者悲觀情緒的宣泄,經過一波快速殺跌,銀行、地產等權重股客觀上存在超跌反彈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兩會召開,市場對于政策面的預期升溫,投資者情緒短期有所回暖,為市場反彈奠定了基礎。在市場環境短期好轉的背景下,權重股的發力對于整個市場的帶動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大盤得以不斷鞏固2000點防線。
糾結心筑震蕩市
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兩會為市場提供了新的題材熱點,權重股輪番護盤一定程度上封閉了股指下跌的空間,市場短期風險并不大。不過,在穩定的行情中,資金對于藍籌股和成長股的糾結心態開始凸顯,這并不利于整體市場的反彈,預計大小盤指數“雙震”將成為短期市場的主旋律。
一方面,資金短期愿意買入藍籌股,卻很難拿住。此前地產和銀行板塊的調整主要源于限貸傳聞和人民幣貶值風波所造成的恐慌性殺跌,在限貸傳聞得到澄清、房地產(行情 專區)調控壓力可能減輕的背景下,此類藍籌品種客觀上存在估值修復的要求,資金愿意逢低買入此類品種。但考慮到經濟弱復蘇、經濟轉型的宏觀環境,投資者持有此類品種的信心并不強,但凡有小幅反彈就可能獲利了結,這預示著主板指數的反彈勢必會出現波折。
另一方面,小盤成長股的風險在不斷累積,但投資者對其仍不依不舍。上周創業板指數收出兩根放量長陰,上演高臺跳水,創業板階段性見頂的概率大增。雖然里面的新興產業股符合經濟轉型大方向,但創業板中部分小盤股被顯著高估也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維持在67倍左右,這需要30%-40%左右的業績增速才能化解,部分缺乏業績支撐的小盤股無疑是在高估值的潮水中“裸泳”。3月中下旬,新股發行或將再次開啟,隨著小盤股供應量的增加,創業板中成長股的稀缺性也將降低,不排除供給端對創業板的沖擊集中爆發的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堅瑞消防(行情 股吧 買賣點) 、新國都(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重組題材股以及部分次新股,近期再次受到了資金熱捧,雖然創業板指數走弱,但板塊內部的賺錢效應依然顯著,投資者短期又舍不得放下這塊“肥肉”。投資者對于成長股的糾結心態可能使得小盤指數的波動加劇。
此外,兩會召開為市場提供了新的題材熱點,但新熱點的崛起往往伴隨著老熱點的回調。昨日,深圳前海新區、粵港澳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等熱點相繼崛起,題材概念集中在主板市場,但前期漲幅較強的鋰電池、藍寶石等概念則出現獲利回吐。熱點的頻繁切換、持續性較差也不利于市場整體走強,預計大小盤指數“雙震”將成為短期市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