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證500先后轉向中長期向上趨勢之后,被廣泛關注的上證指數仍然停留于熊市運行狀態。因為到現在為止,它依然受阻于250日至500日這一長期均線組合,而且是第三輪遇阻,俗話說“事不過三”,投資心理層面十分敏感,是且戰且退,還是愈戰愈勇?
去年二季度,上證指數就以銀行(行情 專區)股為先鋒,發起第一輪對這一長期均線沖擊,因市場并不認同銀行股估值上臺階;去年三、四季度以上海自貿概念為主線發起第二輪攻擊,后遇新股IPO重啟而未果。新年開始,股指攜TMT加上互聯網金融以及國企改革等熱點,第三輪向上攻擊250日和500日均線,但同樣遇阻回落。不過,此輪上證指數在再度回撤至2000點附近的過程中,一線權重成分股的沽空動力明顯不足,像國企改革主題的中國石化(行情 股吧 買賣點)甚至逆勢上漲。金融板塊整體開始呈現拒絕下行格局。
短期內,上證指數仍有動力反彈再度嘗試對長期均線的攻擊。其動力也來自于主題投資,比較明確的,一是國企改革主題,從壟斷或管制行業(石化、電網)市場化,到央企及地方國企的資產整合,近期廣東國資改革的步伐就明顯超出預期。另一個相對隱蔽一些的,就是新產業投資主題從消費服務業向制造業擴散,此前以移動互聯網應用為核心引發娛樂文化、商業零售、物流及金融服務持續升溫,到今年全面轉向以信息安全核心的TMT大產業,近期這一成長主題悄悄向制造業傳遞,像特斯拉開始引導新能源汽車(行情 專區)制造業整條產業鏈,從鋰電池到整車制造再到充電樁。類似的是,智能電網產業鏈也在悄然升溫。隨著互聯網理念的深入,伴隨智能技術(云計算、物聯網、機器人(行情 股吧 買賣點))的發展以及新材料(行情 專區)的應用,制造業同樣會發生質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預期外的投資主題,如人民幣貶值所引發的機會,受利空打擊處于“挖坑”狀態的地產板塊等。因此,短期大盤會在熱點結構性轉換中找到平衡。
不過,中期繼續出現“挖坑”的趨勢還在加強。技術分析層面也隱含波瀾。上證指數的中長期均線系統已基本集中于2100-2200點這一極小的區間,中長期均線聚集的趨勢含義就是一旦朝一個方向突破,其力度通常是中大級別的。還有就是領導本輪行情的創業板指數已進入復雜震蕩期,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量價關系看,創業板的大市值股已明確進入滯漲期,近段時間雖有數度返場演出,看似精彩,但主角位置已悄悄轉變,這一轉變會顯著影響市場整體穩定性。
因此,未來1-2個季度內,上證指數即使能夠持續盤旋于2000-2200點區間,也可能會因為某些“黑天鵝事件”沖擊而向下“挖坑”,也可能因為額外利好而選擇向上攻擊,但難免劇烈震蕩,它可以消化眾多壓力。最壞的情形,所謂“不破不立”。壓力釋放之時,就是機會形成的時候,傳統產業的革新和新產業的發展,始終是我們關注的投資主線。眼下,大盤節奏正在起變化,我們要選擇的是“事不過三”,還是不破不立?但投資方向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