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很多炒股新手聽說過股票中的行權,但是不了解行權是什么意思,下面財經365為您詳細介紹股票入門知識之股票行權什么意思?
摘要:股票行權是經濟、金融方面的行家,可得到有價值的投資建議。與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股價漲跌,資金盈余時,股價就會漲;相反當資金緊張,如何選股票虧損。
什么是股票行權?
行權指的是:權證持有人要求發行人按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價格和約定的方式履行權證約定義務。
若我們有100股某股票認購權證,行權日是7月1日。行權價是3元。那么到了7月1日當天,我們就可以用5元/股的價格買入一百股該股股票。
而如果7月1號該股股價是5元,他人買100股要用500元,而我們則可以用300元買如100股,如果當時我們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3元,那么我們共花了330元,這樣對我們來說很合算。若我們真的買入,那么我們的行為就叫行權。
若當天的股價是2元,我們肯定不會用3元/股買入,所以我們手中的認購權證就沒用了,鐵定虧本的買賣沒人會去做,這時我們就會放棄手中的行權。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的行權
股權激勵指的是賦予公司管理人員某一個特點價位買入公司股票權利, 期權分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此時股票股價已在15元上方, 這就是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名稱由來. 弄懂了看漲期權就很容易弄懂看跌期權, 意思就是可在期權到期前任何時間(美式期權)或期權到期當天(歐式期權)以10元價格買入期權的股票。
而看跌期權, 當股票下跌的時,我們可獲得較大收益, 無論哪種期權, 買方買入后便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
行權證具體方式
證券給付結算方式:指權證持有人行權的時候,發行人有義務按行權價向權證持有人出售或購買證券,即認購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應支付行權價及股票數量相應的價款,并獲得約定數量的股權;認沽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應交付約定數量的股票,并獲依行權價及股票數量計算價款。
現金結算:權證持有人行權時,發行人按約定向持有人支付行權價與股票結算價之間差額的金額。
證券給付結算方式與現金結算方式比較
權證如采用證券給付結算方式結算,其股票所有權發生轉移;若采用現金結算,則僅按結算差價進行現金兌現付款,股權不會轉移。
行權價:也叫使價,指發行人發行權證時約定的,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價。
行權比例:權證可購買或出售的標的證券的數量。
行權日期:權證可以進行行權的日期,包括行權起始日和行權截止日。
存續期限:權證所存在期限,權證到期終止交易。投資者要關注了解權證存續期限,避免到期沒有賣出權證遭受損失。目前規定權證存續期限6個月以上24個月以下。
注意事項
1 時間限制,制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不可以在行權期前,也不可以在之后。特別注意,行權過期不候,到期后未行權行權證注銷,那時權證將無任何價值。一般來說,我們可在上市公告書里找到權證行權期。
2 行權期內,持權證者有買賣權利,行權與否,要看行權收益。在不計算行權費的前提下,我們行權是有錢賺得,股價升值越高,我們的收益越大。
3 權證市場均是證券結算,不可以自動行權,權證持有人須在行權日提出行權申報,且要在行權后下一交易日方可操作,因此,實際的收益受到行權后股價格波動影響。
以上內容為股票入門基礎知識之股票行權是什么意思?更多教學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市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