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滬指走出6連陽后,終于停下上攻步伐,3300點整數關口在盤中宣告失守,權重藍籌延續低迷態勢,拖累上證50、滬深300出現大幅調整。
反觀創業板則高開高走,盤中頂住調整壓力,在眾多題材接連發力下,午后再次走強,周末對于注冊制延遲推出的利好消息持續發酵,市場主力也借機轉換打法。最明顯的個例就是連續幾年的大牛股老板電器在開盤慘遭一字跌停。
老板電器一直是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典范,在最新的業績快報公布后,公司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20.78%為數年來首次未達到25%。業績下滑成為股價跌停的誘因,同時也為我們提了醒,在市場悄然轉變之際,前期被資金重倉的白馬股開始暗藏風險,那些連續上漲的績優股也出現“恐高癥”,而創業板則成為市場新寵。
進入2018年以來,創業板加速趕底,迎來“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主力資金偷偷加倉,其中超過百億資金借道創業板ETF和分級基金流入中小創。
主流ETF基金備受資金青睞,龍頭產品規模大增。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26日,易方達創業板ETF今年以來份額增量最大,其份額達到55.75億份,較年初的30.73億份增長81.41%;華安創業板50ETF自年初以來增長了13.29億份,達到16.17億份;南方中證500ETF今年份額上漲幅度較大,最新份額達到34億份,比去年底增長6億份。
創業板相比于主板來講,其絕對估值雖然仍處于相對高位,但與其自身相比,已經大幅下降,創指目前正處于估值修復階段,其中不少創業板藍籌和行業龍頭已經顯示出較好的投資價值,從而引發了場內資金的加速布局。
隨著兩會的臨近,A股受政策預期影響愈加明顯,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推薦您關注那些受兩會政策動向有關的概念股機會,把握住市場的投資主線。
板塊加速表演,搶籌兩會行情
周二市場各板塊加速輪動,區塊鏈、環保、軍工等眾多題材表現活躍,從這些題材中也能看到政策支持的身影。我們今天特別要聊一下近期火熱的區塊鏈。
本周一,《人民日報》2月26日經濟版整版刊發了區塊鏈署名評論文章《三問區塊鏈》及《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積極肯定了區塊鏈在降低價值傳輸成本、解放生產力上的作用。
作為我國重要的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的發聲,釋放了對區塊鏈技術的有利信號,而另一家官媒人民網也在2月27日上線了區塊鏈頻道,這些影響直接導致了周二區塊鏈個股的爆發。
近些時候,隨著比特幣的火熱,區塊鏈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提及,A股中不少企業宣布即將或已經涉及區塊鏈技術,而市面上更多的是一些投資、金融公司,打著區塊鏈這面大旗卻在干著移花接木的業務,令不少投資者上當受騙。
區塊鏈技術如今在包括金融服務、公益服務在內的眾多領域所應用,區塊鏈自誕生以來呈現出爆發式發展,但這項技術仍處于早期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目前的技術還不成熟,而我們A股市場中諸多上市企業在此項業務的發展也是剛剛開始,因此建議投資者們注意市場過度的對這一板塊的炒作。
一個月前,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在達沃斯現場發布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報告2018》,從3個維度全面闡述了行業的最新發展狀況及2018年的發展預期。而在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成為國家布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