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在中高端消費制造方面,已經逐漸與國外縮小了差距,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過度的進口關稅來保護了。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服裝鞋帽、水產品、加工食品、家電等多類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繼去年12月調降187項商品進口關稅后,這是2015年至今中國第5次下調消費品進口關稅。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進口關稅大幅下調后,相關進口產品價格隨之下降將有助于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帶動中高端消費回流至境內渠道,同時倒逼國內相關品牌和供應商在日益增多的競爭壓力下進行自身轉型升級。
顧客正在選購進口商品。
滿足多樣化需求
此次關稅新政主要涉及的商品類別和降稅力度主要包括:將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將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20.5%降至8%,將養殖類、捕撈類水產品和礦泉水等加工食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15.2%降至6.9%,將洗滌用品和護膚、美發等化妝品及部分醫藥健康類產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8.4%降至2.9%。
事實上,早在4月26日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就曾表示,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擴大進口的系列措施,將進一步降低汽車和部分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目前,這兩大降稅措施均已落地。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所長白明告訴時代財經,2015年以來,國家已經多次下調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在如今中國居民消費水平及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大范圍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有利于擴大國內供給,增加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更精準地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根據5月28日商務部發布的《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進口優質商品消費意愿不斷增強,家庭月收入超過2萬元的消費者都購買過進口商品,且最近一年內已經或有意購買進口商品的占比高達86.6%。
上述報告還指出,消費者對食品、服裝鞋帽和化妝用品的關注度較高。而這幾類消費品大都涵蓋在此次下調關稅的范圍之內。
對國內產業影響有限
據第一財經估算,此次日用消費品的平均關稅稅率降幅超過50%。目前,國內不少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購買國外產品,下調關稅是不是意味著跨境電商平臺上的零售商品將直接降低?
對此,洋碼頭公關部負責人撖鮮向時代財經表示,按照規定,在一定限值內,目前跨境電商綜合關稅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所以此次關稅下降對跨境電商影響有限,對一般貿易進口影響則較大。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曾表示,關稅降低后,通過一般貿易進來的商品價格將更有優勢,將直接減少從國外直接海淘或者人肉代購這種行為,從而實現交易消費在國內,稅收在國內,數據在國內,在一定程度上將引導消費回流。
而在白明看來,盡管此次關稅降低幅度不小,但從現實來看,對國內產業影響有限,畢竟國內某些產業競爭優勢明顯,尤其是在必需品方面;另外,進口商品主要側重名牌、高端消費,跟國內相關產業剛好形成差異化競爭。
“實際上,屢次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在中高端消費制造方面,已經逐漸與國外縮小了差距,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過度的進口關稅來保護了。”白明補充說道。
這一點在家電領域表現尤為明顯。廣發證券家電研究曾嬋團隊分析稱,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家電內資品牌對于產品功能、外觀、互聯互通、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持續探索已經走在了全球前列,境外品牌對于消費者的吸引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因而本次降稅對終端市場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