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能源(600681)
2017 年 5 月 15 日, CCTV 證券網、騰訊財經等多家國內媒體引用彭博新聞社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可能把城鎮地區天然氣分銷商的年度資產回報率限制在 6%。這個計劃是中國政府通過降低終端用戶成本促進消費措施中的一部分。
由于消息尚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這個 6%限制是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在稅后基礎上計算得出。他們說,國家發改委起草了該計劃,目前正在征求意見。發改委上周五未回復彭博通過傳真發送的置評請求。
為降低國內主要能源煤炭的污染,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正尋求在2020 年前,將天然氣在能源構成中的比重從去年的 6%左右最多提高到10%。發改委在 2015 年末下調商業與工業用戶的天然氣價格后,去年又將天然氣管道運輸業務的回報率限制在 8%。
配氣費收益率,并不等于上市企業整體的 ROA、 ROE由于 A 股各燃氣公司的收入結構大不相同,有部分企業以管輸收入為主( 中游企業),有部分企業以配氣收入為主(成熟的大型燃氣分銷企業),有部分企業則以接駁收入為主(快速擴張的中小型燃氣企業),甚至有些燃氣企業還會整合其他相關聯的業務(例如發展成為公用事業平臺,包含水務或電力等),因此各家燃氣企業的 ROA 和 ROE 從嚴謹的角度來講,并不能簡單的類似等同于配氣費的收益率,也并不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根據下面的對比表格,可以發現不同燃氣公司的燃氣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的差異巨大,從 8%到 94%。在燃氣收入占比低于 85%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公司整體的指標并不能代表配氣業務的指標。另外,其他業務的組成以及毛利率情況大不相同,這也使得 ROE不具由可比性。
由于天然氣屬于關系到民生經濟的公用事業領域,因此在制定天然氣的終端銷售定價時,各地物價部門一直執行成本監審管制,保證該地區的燃氣配氣利潤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由于各地發展情況不同,可能配氣利潤水平存在一定的區別。一般而言, 6%~10%屬于比較常見的水平。
根據我們的深度報告,并根據村村通工程的開展計劃進行調整,未計算收購荊州天然氣的業績,我們預計百川能源 2017 年和 2018 年的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 8.06 和 9.70 億元。
若按照收購荊州天然氣的工作于 2017 年 9 月 30 日左右完成,并表一個季度的業績計算,則百川收購完成后 2017 年和 2018 年的歸屬凈利潤分別提升至 8.26、 10.62 億元,對應定增完成后的總股本 10.32 億股, EPS 分別為 0.80 和 1.03 元/股。
由于公司發展速度快、業績彈性大,且存在外延并購預期,因此可以給予公司 20~25倍的估值,對應 18 年的業績,目標價為 20.60~25.75 元/股。維持深度報告“強烈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