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薦理由:
1、“一體六翼”布局已見成效,光伏發電拉動業績高增長。2016年,公司增強了與華為、東軟、陽光電源、隆基股份等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拓展公司在國內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等業務。截至2017年4月22日,公司在設計、在建及運營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超過1.5GW;公司光伏電站已并網累計裝機容量931MW,其中江蘇地區193MW、安徽地區319MW、山東地區187MW、河南、河北、遼寧地區合計97MW、內蒙古地區集中式電站135MW;目前在手儲備項目超過1GW。2016年,公司光伏發電業務部分獲得營業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219.01%,毛利率高達70.93%,為公司業績帶來大幅增長。2017年,公司將穩健推進光伏電站的開發、投資與運營。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將從東部地區向中東部地區延伸,形成以江蘇為中心,輻射安徽、山東、遼寧、河北、河南等區域。同時,公司新能源團隊將緊密配合智慧園區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公司預計2017年末實現光伏電站建設累計1.5GW并網目標,努力打造智慧分布式光伏電站龍頭。2、電表領域龍頭,增長看海外。2016年受制國網招標規模下滑,公司在電表業務上實現營業利潤14.41億,同比下降10.86%。毛利率32.57%,同比下降4.04%。雖然公司在電表業務上業績有所下滑,但是公司在電表領域龍頭地位依舊穩固,全年中標金額位列行業前茅,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利潤。2016年,公司加大國際業務投入,不僅完成對立陶宛ELGAMA公司的控股,并與世界第一電表品牌蘭吉爾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海外市場。2016年,公司在境外地區實現營業收入0.89億,同比增長87.14%,主要就是由于海外電表業務拓展所致。2017年,公司將加大海外電表及相關業務市場開發及研發力度,使得海外業務快速發展,預計公司電表產品海外銷售占比將不斷提高,為公司帶來可觀利潤。
3、互聯網+智慧能源業務全面啟動,打造第三業績增長點。2016年,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臺已覆蓋了7個省1050個工商業用電大戶,部署超過8800個能效采集點,管理用電負荷超過300MW,日用電量超過600萬度。公司儲能、微電網業務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取得顯著突破。報告期內,公司打造了多個光充儲一體化超級充電站、兆瓦級智慧分布式儲能、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系統等多個儲能及微電網系統示范項目。
2016年,公司申報的“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能源互聯網項目”獲得國家能源局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批復。公司將以此項目為樣板,通過技術積累和示范效應,不斷創新“互聯網+”智能能源商業新模式,打造智慧低碳園區,使其成為公司發展的新增長點。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EPS分別為0.37元、0.46元、0.60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光伏業務拓展低于預期;2、創新發展方面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