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生物(002007)
我國目前一年血漿需求量預計超過 13,000 噸,且會持續增長, 衛計委公布 2015 年總采漿量 5,800 余噸, 預計 2016 年總采漿量不足 7,000 噸,約有一倍供應缺口,供需不平衡現狀可見一斑。隨著未來幾年國內血制品企業加強漿站建設,預計采漿量能夠保持 10%年復合增長量,但仍需5-10 年時間才會達到供給平衡狀態。
2016 年,公司新獲批漿站(云陽與浚縣漿站)于 8 月份正式投入運營,再加上 2015 年底與 2016 年初新建漿站采漿量釋放,去年公司采漿量超過 1000 噸,同比增長約 40%。 同時,公司血液產品的批簽發率同樣大幅增長,人血白蛋白、靜注丙球、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復合物去年批簽發量同比增長 54%、 87%、 62%及 69%。行業方面,血液制品長期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 2015 年衛計委取消藥品最高零售價限定之后,為血制品提供了漲價空間,去年靜丙提價約 20%,而纖維蛋白原更是提價超過 150%。公司血制品業務量價齊升,最終實現了 34%營收增速。疫苗與抗體競爭力不容小覷, “三輪驅動”持續開疆拓土。
去年疫苗突發事件,對于公司而言是一次極好拓展市場的機會。公司擁有冷鏈運輸系統, 供應至終端僻遠地區為華蘭的優勢,待到市場情緒對于疫苗行業好轉,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疫苗業務憑借自身優勢渠道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華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單抗研發, 目前已有曲妥珠、利妥昔、貝伐、阿達木四個品種獲得臨床批件, 此外還有帕尼、德尼、伊匹等六個品種處于臨床前試驗階段,預計今年申報臨床試驗。
我們預測 2017-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5.33 億元、 32.34 億元和41.04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30.9%、 27.7%和 26.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分別為 10.23 億元、 13.09 億元和 16.51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1.1%、 27.9%和 26.2%;每股收益分別為 1.10 元、 1.41 元和 1.78 元,給予公司“推薦”評級。(原標題: 深度報告:血制品第一梯隊,未來有望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