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002714)
公司公布 2017 年中報, 出欄量大幅增長, 出欄仔豬比例高達 32%, 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報告期內,公司生豬銷售量 295.13 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 156.12%,其中商品豬 196.83 萬頭,仔豬 94.80 萬頭( 仔豬占比 32%) ; 實現營業收入 42.31 億元,同比增長 85.21%;實現凈利潤 12 億元,同比增長 11.92%, 基本符合預期。 二季度生豬出欄 170.9 萬頭,同比增長 157%,環比增長 38%; 實現營業收入 22.63 億元, 同比增長 65%, 環比增長 15%; 但由于豬價下跌,二季度凈利潤有所下跌。 同時,公司基于對養殖盈利水平和生產、銷售計劃的預測,預計 2017年 1-9 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為 2.16%-13.51%,即實現凈利潤 18-20 億元。
牧原出欄規模呈陡峭直線上漲, 疊加豬周期的正弦曲線, 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值可能是向上的波動的正弦曲線。 ( 1)公司出欄規模超預期: 2017 年上半年出欄 295.13 萬頭,預計 2017全年出欄量有望達 800 萬頭, 2018、 2019 年分別有望出欄 1250、 1780 萬頭。 上市以來, 公司公告的 2017-2020 年新增產能出欄量分別為 40 萬、 262.5 萬、 593.1 萬、 506.3 萬頭(部分未公告產能的項目,根據投資額進行測算擬合),數據顯示 3-5 年內公司有望在出欄規模上趕超溫氏。( 2)我們認為,豬價在三季度可能會出現一波反彈, 10 月后將出現回落,此后一段時間內豬價或將進入下跌通道,對 2018 年價格持謹慎觀點。 從短期來看, 天氣原因、收儲等對豬價有提振作用; 中長期,前期豬場拆遷造成短期集中供應引起的供需失衡得以改善,推升豬價走高;長期分析,規模化企業有計劃地大規模擴產能開始于 2015 年下半年,根據正常的補欄、養殖周期,從 2017 年底開始,規模化豬場出欄量或將持續、遞進式增長,因此對 18 年豬價保持相對謹慎。 兩種因素的疊加效應取決于更強勢的一方, 如果出欄量超預期,則以量補價邏輯或將實現,但仍需防范風險。
估值與投資建議: 預計 2017-2019 年出欄量分別為 800 萬頭、 1250 萬頭和 1780 萬頭, 2017年下半年生豬均價 14.4 元/公斤, 2018-19 年均價分別為 13.6、 12.6 元/公斤, 則 2017-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06.89 億元、150.92 億元、204.54 億元,實現凈利潤 25.92 億元、26.12億元、 20.56 億元(因為豬價下跌,下調 2017 年盈利預測,上次預測值為 30 億元; 但是 2018、2019 年出欄量有望超預期,因此 2018 年凈利潤略微下調,上次預測值為 26.5 億元; 2019年甚至超過上次預測值的 18.04 億元) , EPS 分別為 2.24/2.26/1.78 元,對應 PE 分別為13/13/16X,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豬價下跌導致仔豬出欄比例大幅下降,引發出欄規模不達預期的風險、 進口豬肉造成的邊際影響超出預期的風險
(原標題:周期下行階段,有望實現以量補價的生豬養殖標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