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投資賺折價時代不復
對上市公司而言,若想進行融資,定增是最為便捷的方式。因為定增對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較少,包括盈利、利潤分配、融資規模、發行頻率的要求都不限制。但是如果做配股和公開增發或者是發行債券,那么對財務狀況是有非常嚴格的指標要求。
有機構曾統計2006-2015年10年間所有一年期定增的項目收益率,結果顯示:73%的定增項目盈利,盈利項目的平均浮盈高達91%;27%的定增項目虧損,虧損項目的平均虧損為23%;10年來定增項目的平均收益率在年化6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從2006年開始參與定增,每年平均年化60%收益,到2015年為止,10年的復利回報在110多倍。
市場人士認為,自“再融資新規”出臺以來,定增項目發行節奏繼續放緩,市場短期供需矛盾仍在,折價率兩極分化。定增增量規模的有效控制,定增解禁對A股市場帶來的拋壓將減弱,將有利于A股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上周,過會定增的數量大幅縮減,通過發審委核準的僅有2個,其中主板和創業板分別有1個。從相關條款的統計來看,2個通過發審委的定增項目都沒有無大股東或關聯方參與,認購方式以基準價九折作為發行底價。
華鑫證券稱,近兩周發布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共計12宗,較上期大幅下降100%。募資總額為192.45億元,較上期下降60.93%,其中際華集團實際募資43.79億元,為近兩周最高。近兩周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定增項目共計10宗,占總宗數的83.33%;其中定價項目平均折價率為14.36%,較上期減少6.59個百分點。受股指大幅下跌的影響,近兩周競價項目平均折價率為-3.50%,較上期繼續下降0.57個百分點。
上述人士表示,A股市場的供需關系將發生一定變化,不排除部分潛在定增參與資金轉化為A股市場增量資金的可能。
2016年四季度以來,有基金公司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收縮定增新增頭寸規模,注重與市場發行節奏及未來趨勢匹配,保證精選個股空間。
另有基金公司人士認為,過往兩年,定增融資占A股市場再融資份額的90%以上,而在“再融資新規”出臺之后,此現象將得到改變。定增投資賺折價的時代已經過去,個股價值發現能力和主動管理能力將在投資中變得越來越關鍵。未來,1年期項目的折價空間將會縮小至15%以內,可參考先行創業板股票發行情況。同時,3年期定增將淡出視野,3年期定增股票不再能提前鎖價。與1年期定增項目相比,3年期定增參與者在同等定價機制下,會面臨更多流動性風險。同時,可轉債、優先股、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等再融資方式中,可轉債融資會成為市場新的熱點。
定增基金浮虧嚴重
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調整,定增破發現象頻發。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5日,今年以來實施的151宗定增方案中,有62宗項目破發,占比41.06%。進一步看,最新收盤價與增發價相比較,38只個股折價率超過10%,3只個股折價率超20%,分別為藍色光標(300058,股吧)(39.80%)、萬潤科技(002654,股吧)(30.81%)、金固股份(002488,股吧)(30.31%)。
記者發現,在折價率較高的幾只個股中,不僅是公募基金產品,一些私募股權、信托產品、公募專戶資管計劃等等都受到了牽連,這使得定增基金出現負收益。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最近股票市場跌得太猛,定增基金已跌穿安全墊?!?/p>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上周五,近一個月內,可統計的45只定增基金中有44只產品收益為負,45只產品近一月平均收益率為-2.87%,其中,產品浮虧最大高達-10.17%。而即使是專注于做定增投資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未能幸免。某公司旗下7只定增基金近一月平均收益為-2.75%;而另一公司旗下4只定增基金近一月平均收益為-5.27%。截至5月12日,今年以來虧損的定增基金多達28只,占可統計定增基金總數的62.22%。
從基金規模上來看,據Wind數據統計,2016年,定增基金的總規模較2015年增加了438.8億元;而2017年以來,定增基金的總規模僅較2016年年末增加31.32億元,當前總規模為561.31億元。
記者采訪發現,有基金經理開始改變投資策略,轉而投資債券或者保底類定增產品,或者抓住機會在二級市場進行定增套利。博時基金表示,2017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區間震蕩行情,個股走勢分化,“高折價”定增選股策略失效,定增基金業績分化明顯,對定增基金管理人精選個股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隨著近期A股市場回調,短期風險釋放,部分個股被“錯殺”。敏感的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定增LOF公募基金的二級市場交易性機會。具備高折價率和良好個股持倉的相關公募產品將出現“折價套利+資產低估”雙重吸引力。
據華寶證券統計,截至上周五,部分定增基金折價率擴大。九泰銳益折價率明顯擴大,項目數量為21,與3月份相比折價率擴大8.62%,價格下跌約12%,凈值下跌約2%,當前破發率27.5%,還有4年左右到期。同時,博時睿遠和博時睿利折價率變化不大,折價率分別減小約1%和3%,但是真實折價率變化很大,以上兩只基金在2017年即將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