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王彥杰加盟泰達宏利基金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王彥杰上任后加強了對風險的把控,在投資、研究、考核這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投資上強調分散配置、樹立鮮明的基金風格;研究上加強主觀能動性,從傳統的依靠篩選賣方推薦標的轉變為加大主動發掘力度;考核方面以戰勝市場基準為目標,淡化排名,增加跟蹤誤差和信息比例的考核,讓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忌賭,降低基金業績中的運氣成分。這些舉措推進一年半以來,泰達宏利主動權益類產品業績有了明顯改觀。
投資改革 做合格的資產配置工具
今年是王彥杰從事金融行業的第20個年頭,1997年,剛剛邁入金融領域的他就遭遇了亞洲金融(00662)危機,緊接著又是2000年網絡股泡沫的破滅,使全球新興市場(愛基,凈值,資訊)遭受重創。經歷過多輪牛熊轉換,王彥杰對風險的認知特別深刻。因此,從宏利資產來到泰達宏利以后,他一直希望引進適度分散配置的投資理念。
王彥杰表示,他不希望泰達宏利旗下的基金依靠重倉某些行業或個股去博取超額收益。對于大部分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而言,公募基金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需要有一致性的風格,并且業績穩定。從歷史經驗來看,公募基金如果想要業績尤為突出,大概率地需要去重倉某些特定股票,所有股票倉位也就投資十來只股票。這種基金的業績容易大起大落,位于市場風口時業績領先,風向轉變后又落到很靠后的位置,“對于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基金不是好的產品,投資者還得跟著基金去擇時,這不符合基金的長期投資理念。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基金能夠在適度分散投資的架構下去尋找超額收益。”
每逢熊市,基金經理們抱團取暖的現象就會頻頻出現。今年的基金一季報中也可以發現,眾多基金在一季度對白酒、家電等白馬股青睞有加,貴州茅臺(600519,買入)、五糧液(000858,買入)、格力電器(000651,買入)等優質白馬股成為眾多基金扎堆抱團的對象。王彥杰指出,此前泰達宏利旗下的基金風格也比較接近,有多只基金抱團取暖的現象,然而,經過2016年一季度的調整之后,自2016年二季度開始,泰達宏利旗下基本面選股的12只基金和8位基金經理都各自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呈現出顯著的風格差異,這種情況下,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不會受到某一特定市場風格的影響。
王彥杰指出,今年一季度,泰達宏利旗下12只基本面選股基金的業績與業績基準相比,平均跟蹤誤差約5.8%,在業內屬于比較低的水平,但業績還不錯,這就是在適度分散投資的前提下,尋找好的行業和個股的成果。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今年以來,泰達宏利旗下12只基本面選股的基金中,有11只位居同類基金的前1/2,多只基金回報率位居同類基金前1/5。從近一年的收益來看,基本面選股的基金也有多只排在同類基金的前1/3。
研究改革 買方賣方角色互換
王彥杰上任以來還致力于推進投研流程的改造,他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基金公司對券商的依賴度過高,這也導致券商推薦的股票很容易成為基金公司共同追逐的標的,從而造成抱團取暖的現象。
研究的改革就從買賣雙方角色互換開始。王彥杰表示,公司在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重新梳理了尋找投資標的的流程,把券商從標的提供者變為協助者,由公司自身的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去發現投資標的,再在券商的協助下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去評估它的投資價值。同時,引入量化團隊的研究成果對基本面選股進行輔助。比如一些在量化模型中得分較高的公司,基本面分析的研究員會再進一步了解調研;在量化模型中得分很低,基金經理又有持倉的話,也會再拎出來重新分析。
債券研究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變,王彥杰指出,“去年底公司成立了獨立的信用分析部門,以往信用分析和債券投資是放在一起的,坦白來講,信用分析的作用沒有凸顯,信用分析員一般只是協助基金經理做分析工作。現在把這兩個部分區分開來,建立一套內部的信用評級系統,讓信用分析發揮實質功能。”
考核改革 降低運氣成分
王彥杰說,同香港市場相比,內地的賣方研究員非常勤奮,各種深度報告滿天飛,但基金經理根本看不過來。在信息過量轟炸的情況下,加上殘酷的業績排名壓力,基金經理很容易跟風短線操作。從效果來看,短線操作絕大多數并不有效。因此,需要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幫助基金經理限制短線操作的占比。
王彥杰指出,為了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并體現對風險調整后回報的重視,泰達宏利基金調整了基金經理的考核標準,將業績排名的權重從100%調整到75%,剩下的25%考核風險參數,主要考量跟蹤業績基準的誤差及信息比率,希望基金凈值能夠穩健可持續地增長。同時,公司對排名的要求上也放寬,只要基金業績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20%即為滿分,以避免基金經理為了追求極端的排名而去“賭”個別股票,降低基金業績中運氣的成分。此外,逐步引入中長期的業績考核,慢慢地把三年業績也納入考核指標體系中。
對于研究員的考核也做了相應調整,王彥杰表示,基本面分析研究員推薦的股票納入樣本組合占考核的40%,剩余的60%是其工作質量的表現。研究員推薦的股票表現要與行業的基準相比較,鼓勵研究員去發掘行業中的優質標的。
王彥杰認為,當前中國的投資者大都還是跟著市場情緒在跑,在股市的高點買入更多的股票,在股市的低點持有最少的股票,而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基金的基準,“我相信內地市場會逐步向海外成熟市場靠攏,投資者會逐漸接受基準這個重要的概念。通過基準去了解基金的風格和追求的目標,一只基金只要戰勝基準,就是有好的回報,就是優質的資產配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