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礎市場震蕩調整和監管政策的日趨嚴格,今年迷你基金清盤的節奏在正在加快。今年以來,清盤的基金既有混合型基金,也有債券型基金;既有LOF基金、也出現了QDII基金的身影。
現在,由于收益不達標、貨幣基金的替代效應,部分委外資金開始撤出前期一度火熱的定制債基,撤資后的“空殼基金”也將開啟清盤的模式。
委外資金大額贖回或導致“空殼基金”清盤
今天,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純債基金發布公告稱,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基金管理人經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擬以通訊方式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提議終止基金合同。
從基金持有人、基金申贖情況看,這一基金明顯為委外定制基金。
該只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顯示,基金于2015 年11月27 日成立并正式運作,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為2.0003億元,有效認購戶數僅為212戶。
圖1:該只基金成立時募集金額和有效戶數

從2016年年報數據看,機構投資者的持有份額為2.00億份,占據總份額比例為99.99%,而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僅為2.02萬份,占比為0.01%,持有人總戶數為226戶。
圖2:基金為單一機構持有人的定制基金

然而,在今年一季度,該只基金遭遇機構持有人大額贖回,基金規模也開始迅速萎縮。
從2017年一季報數據看,該只基金在一季度被贖回1.4億份,剩余份額為5999.90萬份,在該只基金6002.01萬份的總份額中占比為99.96%。
圖3:今年一季度基金遭遇大額贖回

從業績上看,今年投資收益率僅為0.2%,成立以來收益率為1.85%,年化收益達到1.17%。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固收類總監說,上述情況提出終止基金合同,很有可能是委外資金要將剩余份額也贖回,這將導致產品淪為只有幾萬元的“超級迷你”基金,繼續運作下去的意義并不大,還不如清盤。
北京一位基金研究人士也說,因為委外基金的持有人比較單一,一旦委外資金撤資會成為“空殼基金”,繼續運作會導致公司管理費入不敷出,還占用投研和運作資源,最終也無法避免淪為迷你基金清盤的命運,對基金公司而言,將“空殼基金”清盤可能是最優選擇。
委外債基運作一年平均收益1.25% 超2成收益告負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有一些委外資金要求撤資,但主要集中在債基領域,從去年底以來,股債雙殺的市場局面導致收益不佳是委外資金撤資的主要原因。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說,目前委外資金要求撤資發生在少數產品層面,但從公司整體上看,目前委外基金的規模仍舊保持穩定。
滬上一位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目前撤資的委外資金中,以債券類基金撤資相對多一些,權益類基金較少,可能是債券預期收益率本來就不高,收益彈性也不夠好,而股票逆市投資的彈性收益要更好一些。
具體到債券型基金,北京上述公募固收類總監稱,“去年不少委外機構對債券類定制基金的收益率要求在4.5%-6%之間,可能對債市收益還是過于樂觀了,但從現在委外基金收益率來看,絕大多數是無法達標的。”
數據顯示,如果排除大額贖回導致凈值暴漲的債券型基金,運作時間超過1年的67只委外債基平均收益率僅為1.25%。其中,63只收益率在4.5%以下,占比高達94.03%;16只委外基金還錄得負收益,占比為23.88%。
該固收類總監表示,2015年底以來,委外資金蜂擁而入公募基金,但隨著股市行情的低迷、債市的調整,很多委外基金其實并沒有賺到錢。而委外資金委托公募基金投資也是奔著收益來的,如果能賺錢,當然很有積極性繼續做投資。如果賺錢效應不好,不排除他們會壓縮投資比例,將資金配置到收益率更好的地方。
“從今年上半年來說,貨幣類資產的投資收益率相對較高,很多貨幣基金收益率超過了4%。同為固定收益類品種,貨幣基金收益率高于債券型基金,這樣就不排除會部分委外資金撤出債券類基金,而轉投貨幣基金了。”該總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