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該基金最終能否獲批,這都是貨幣基金多元化投資的一個信號。作為一種現金管理工具,貨幣基金的優勢今年以來愈加深入人心,后面其投資功能有望被更深入地挖掘”,日前,有基金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是評論道。
而從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規模數據看,貨幣基金之“霸氣”已是顯而易見,達到5.1萬億,占據了公募基金總規模的半壁江山,在較去年底增加的9000多億規模中,約85%都是貨幣基金的“貢獻”,尤其對一些次新小基金公司來說,貨幣基金更是成為它們在震蕩市場中“取暖”的品種。
公募首現貨幣型FOF申請
目前,匯安基金的這只貨基優選FOF已經獲得了證監會受理,但尚無新的進展,對于能否獲批,何時獲批,連匯安基金自己也不得而知。
而談及申請貨幣型FOF的初衷,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說,一方面是對公司投研團隊在選擇貨幣基金的能力方面有信心;另一方面,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市場上對這類產品確實有一定需求。
“貨幣基金收益雖然穩健,但并非沒有風險。同樣是貨幣基金,在投資標的選擇和流動性管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很大差異。而投資者在選擇貨幣基金時多參考的是過往7日年化收益率或萬份收益,實際上,這種方法并不科學,也不專業,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貨幣型FOF來提高貨幣基金的現金管理水平,減少投資單只貨幣基金可能面對的流動性風險”,該負責人表示。
他同時坦言,之前證監會出臺的FOF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對FOF基金類型有明確規定,貨幣型FOF也是其中一種,從這一點看,監管層應該是支持的,但該品種正式推出前還需要解決一些關鍵問題,譬如貨幣基金本身收益率不高,若FOF基金外部配置雙重收費,那么其受到的影響就更大,優勢會大打折扣。
貨幣型FOF前景待檢驗
對于這只新萌出來的貨幣型FOF基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隨后采訪了解到,已引起了不少行業內人士的關注,其前景看好與不看好目前有兩種聲音,而外部FOF的收費方式,以及是否會如貨幣基金一樣貨幣型FOF有自己獨特的收費標準,則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分析師郭志斌表示,貨幣型FOF還是具有可行性的。收益上,他認為,若做一個貨基組合的輪動,長期下來,收益率與單只貨幣基金相比很可能較為靠前。而于基金公司,則可以節約成本。選擇貨幣基金比選擇貨幣基金基礎資產在策略和流程上都簡單一些,只需要定期或按一定規則進行貨幣子基金的更換,平時伴隨申贖做好流動性管理,不需要像一般貨幣基金那樣需要債券研究員跟蹤、交易,尤其對剛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來說,是豐富產品線、快速發展公募規模的一條路徑。
不過,也有基金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貨幣型FOF基金雖然理論上可以起到化解單一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的問題,但也可能給基金公司年末、季末沖規模提供有利工具。
貨基取暖
近兩年來,新基金公司獲批成立明顯加速,但其生存環境和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并沒有改善。多家次新基金公司負責人日前都直言壓力依然很大。面對震蕩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它們也紛紛渴望“擁抱”貨幣基金取暖。
據資訊統計的今年上半年117家基金公司規模排名榜單顯示,永贏基金成為了最大一匹黑馬,排名較今年年初一舉上升了51位,規模達到631億。除此之外浙商、華泰保興、匯安和鵬揚等次新基金公司的規模也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此外,平安大華、國壽安保均已躋身千億陣營,特別是前者,規模較年初增長了417億元。這里需要提到的就是這些公司的壯大,很大程度受益于貨幣基金的迅速擴張。如平安大華,規模雖較年初增長了49.88%,但1254億的最新規模中有1069億是貨幣基金。
其實,在諸多公募基金人士看來,貨幣基金過于加速發展壯大對基金行業和整個資管市場來講并非是一件好事。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就曾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募基金作為重要的資產管理機構,應該緊抓主動管理能力,去發現價值,投資價值,而不是在資金拆借中尋找獲利機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