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公募基金經理認為,公募近期扎堆持有的股票遭遇閃崩,既有市場風險偏好下臺階的因素,也是市場對業績確定性挑剔和杠桿資金扎堆的結果。閃崩股對公募的投研是一個挑戰,只有做好更細致的投資研究,才能規避這類股票對基金的殺傷力。
市場風險偏好下臺階
北京一家銀行系公募權益類基金經理認為,從根本上來說,“閃崩股”頻頻出現,說明投資者偏好越來越低,在股票投資上也越來越挑剔,對確定性的追求也越來越高。
該基金經理認為,一方面,目前無論對宏觀經濟和股市都缺乏明確預期,投資者會尋找確定性較強的股票做配置,這也是漂亮50股票上漲的重要原因;而從相反的角度來理解,如果部分股票出現瑕疵或負面因素,就會導致市場信心崩潰,這種氛圍會導致部分股票“閃崩”。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權益類基金經理也認為,在當前市場下,績優股“閃崩”主要反映了資金風險偏好一直在下降,近期閃崩的幾只股票,利潤增速都是比較好的,但沒有實質性的現金回款,樂視網的風險讓市場對公司變得更加挑剔。
除了對個股業績確定性的要求,杠桿資金扎堆也是這類股票的潛在風險。
滬上一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認為,上一輪創業板是炒作的焦點,杠桿資金也基本集中在里面。杠桿資金是有成本的,只要市場有一點點風險,就會立即撤走,這就造成了個股的“閃崩”現象。
該基金經理稱,“中國股市和國際股票市場的一大不同是,A股長久以來炒作的是概念和預期。一旦公司的故事講完了卻沒有兌現,在基本面發生部分惡化甚至是市場傳言較盛時,很多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會不計成本拋售,落袋為安。這種閃崩以后還會經??吹?,因為市場常常會矯枉過正?!?/span>
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個股風險暴露是市場見底的必經階段,也是股市邁向健康的過程。
華南一位權益類基金經理認為,個別股票是否財務造假還不好說,如果確實存在造假,那問題早晚都會暴露,在市場見底的過程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暴露出來,這些問題不暴露對市場也是不健康的。公司問題暴露的過程,也會伴隨著股價的下跌,這是市場見底的一個必經過程,也是逐漸邁向健康的狀態。
基金經理呼吁“回歸常識”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一些研究實力雄厚的公司也組團陷入“閃崩股”,一些公募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踩雷樂視網、神霧環保、三聚環保等近期“閃崩股”,這也讓市場對公募基金的投研能力產生一定質疑。
北京上述銀行系公募權益類基金經理認為,多只基金持有重倉股“抱團取暖”的方式,是有風險的。一方面,在大家市場風險偏好較高的時候,一些個股的風險一般不暴露,而市場風險偏好比較謹慎時候容易暴露出問題;另一方面,基金經理選股存在路徑依賴。無論在業績上和股價上,近期的閃崩股在歷史上多是大牛股,經歷過很大的漲幅,導致很多基金經理對這部分公司存有感情,對個股的風險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正視。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權益類基金經理認為,真正做投資的時候,自然是選擇比較優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風險的公司,上述“閃崩股”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會清晰地反映在絕對估值的價格里,他們會對這類公司做到最大程度的提前預判。
華南上述權益類基金經理則反思,A股有問題的公司還是很容易辨別的,首先就是一些很常用的商業常識的建立,加上一些比較基礎的財務分析。難的是這些股票很早就有人發現問題,但仍舊有人在買,因為個股一直在漲,有時候比較難去克服某種貪婪的心態。
該基金經理稱,“有很多公司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也不能說是造假,可能就是一種商業風險,比如單一大客戶,一些很不透明的商業模式,這在投資過程中就是一種顯然的商業風險,一定要考慮到整個投資的體系。在投資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忽視風險,時間長了變成一種常態,但這種風險最終是要暴露出來的,現在創業板很多問題都是過去積累下來的,但是這樣的暴露之后可能市場會更好?!?/spa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