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投資組合的收益,或者說超額收益來源是多方面的。下圖是我歸納的一個。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資產類別,可以貢獻 90% 收益決定性的大類別。
是的,看多的牛熊變化,你就知道很多時候你是空倉還是滿倉,有沒有配置債券或者黃金,才是決定收益的核心。
當然,對股票類資產,內部還有很多獲得超額收益的方法。
比如我喜歡的二八輪動,是對規模因此的輪動選擇,這個是理財魔方也有的,對于 A 股會在大盤股和小盤股之間做配置。至于行業超配低配,則是一些行業輪動模型的熱愛。對于主動型基金,則是會選擇精選個股,或者同樣在行業高低配上下功夫。
其實從這個角度說,主動和被動,界限并沒那么分明。
雖然我用指數基金,但是當我進行大小盤輪動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做主動投資了——區別只是在于是否對個股進行進一步的選擇而已——本質上, 大家都是不相信有效市場,認為可以獲得超額收益——并且也在過去數年的確有超額收益存在的 。
在這個問題上,我建議大家可以看下袁雨來的觀點,我深表認同:
為什么美國配 ETF?因為美國是有效市場,很難獲得超額收益,并且是不確定的,而 ETF 交易費用很低,是確定的。在一個不確定性收益很難的情況下,和一個確定性相比的情況下,大家一定選擇確定性高、成本低的,這是指數基金逐漸興起的原因,ETF 中指數型越來越多,最后 ETF 好像就成了指數基金的代名詞。在中國市場,一半以上的公募基金可以跑贏指數,只要做一些功課去選擇公募基金,獲得較好收益的概率是很高的,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還傻傻地去選指數基金?對理財魔方來說,我們的系統并不區分指數基金還是非指數基金,我把所有的基金拿來篩選,系統計算到哪只基金,就配置它。
不要教科書式去理解 ETF 和指數基金,中國是非有效市場,美國是有效市場。比如我們配置美股,就是配的納斯達克、標普的指數。當然,不同的投資風格適合不同的配置,不同的投資人。如果你是全攻全守押注單一資產的,同時對于選基金又不擅長,那么交易成本極低的 ETF,或許就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
而理財魔方是配置型,資產相對均衡而不是全攻全守型的,而且理財魔方的創始人馬永諳本就是著名的基金分析師,在如何找到有超額收益的主動型基金上,本來就是他們的優勢——所以這樣的策略是適合的。
以上就是指數基金與ETF的相關訊息,獲取更多基金行情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