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不少機構人士認為,今年公募基金很難重新演繹去年集體大豐收的場面。隨著藍籌股估值的不斷上升,個股選擇的難度將大幅增加,在這方面更具實力的基金將最終勝出。
今年首月A股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迎來暴跌。
當日,兩市僅有549只個股上漲,2756只個股下跌,跌停個股數量達到144只。受沖擊最大的無疑是創業板,多只小盤股因業績變量和預虧要么一字跌停要么閃崩,創業板迅速破位,而后謹慎情緒很快蔓延至主板,滬指翻紅變綠。
創業板幾度反彈最終均敗下陣來,令小票在今年能否反轉的疑慮再度加深。與開年“11連陽”的熱鬧場面相比,1月收官日儼然是兩個相反的極端。
與極端市場行情相呼應,公募基金的業績出現了明顯的分化。雄踞凈值漲幅榜首的是一眾地產、證券、銀行指數分級B基金,這些板塊在今年以來可謂是風生水起,而墊底的則是重倉中小創的基金,虧損最嚴重者凈值已經下挫十幾個百分點。
不少機構人士認為,今年公募基金很難重新演繹去年集體大豐收的場面。隨著藍籌股估值的不斷上升,個股選擇的難度將大幅增加,在這方面更具實力的基金將最終勝出。
首尾業績極端分化
2018年開年才一個月,公募基金的業績已經出現極大分化。
以主動權益型基金來看,截至1月30日(如無特別說明均截至該日),今年以來漲幅在10%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19只(分份額統計)。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4只來自萬家,3只來自光大保德信,2只來自華泰柏瑞,1只來自富安達。
頗為引發注意的是,凈值漲幅排在前4的基金全部來自萬家,且基金經理中均有萬家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的身影。這4只基金分別是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瑞興和萬家精選,今年1月的漲幅均在15%以上,其中,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以18.32%的漲幅排在首位。
從2017年基金四季報來看,這幾只基金在短短一個月內有如此突出的業績,與重倉了地產、銀行板塊有極大關系。以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來看,去年四季度該基金大力布局了地產股,前十大重倉股中有7只地產股。
其中,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第一大重倉股華夏幸福(600340.SH)和第二大重倉股榮盛發展(002146.SZ)的持倉市值占資產凈值比例均在9%以上,這兩只個股今年以來的漲幅均達到40%以上,對該基金今年凈值的上漲貢獻極大。
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基金經理莫海波在四季報中提到,除了繼續布局低估值的地產行業的龍頭公司外,其在去年四季度還布局了行業處在景氣向上的航空行業以及低估值、業績增速穩健的銀行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