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敢在寶盈基金任職時管理的基金規模有些在20億元以上,最高任職回報112.62%。與之相比,目前彭敢所掌舵的東吳基金可謂是迷你基金扎堆,截至2018年3月31日,東吳雙三角A與東吳雙三角C兩類份額的合計規模都不足5億元,而東吳嘉禾優勢的規模也僅為7.40億。
彭敢自2017年7月14日接手東吳嘉禾優勢至今,284天時間里其任職回報僅為-7.91%,東吳嘉禾優勢在2375只同類基金產品中排名2217;而自2017年7月14日接手東吳雙三角A與東吳雙三角C至今,140天時間里彭敢的任職回報分別為為-9.19%和-9.45%,同類排名也很靠后。
業績長期萎靡低于行業平均 4只基金觸及清盤紅線
一系列的人事動蕩難免會對東吳基金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而新任基金經理能否力挽狂瀾,為原來表現欠佳的基金帶來一絲起色呢?從東吳基金旗下的主動偏股型混合基金來看,對比其一季度末與去年底倉位不難發現,其中僅有3只基金一季度有所減倉,其他基金都選擇了增倉,且倉位水平較高。如東吳行業輪動、東吳新趨勢、東吳價值成長、東吳阿爾法等基金一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都在90%以上。
除了倉位調整外,東吳旗下不少基金倉位結構變化也較大。如東吳進取策略在一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基于對市場變化的判斷調整倉位,適當增加醫藥行業持倉,降低了金融和周期行業配置。東吳價值成長雙動力則重點配置了計算機、傳媒、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等板塊。
然而,東吳基金持續下滑的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和長期跑輸市場的業績問題,并沒有因此而得到緩解。數據顯示,一季度東吳基金4只產品均出現低于5000萬元規模清盤紅線的情況,并在一季報中發布了凈值預警說明。
首先,長期跑輸市場平均的業績使得東吳基金備受困擾。若剔除去年新成立的基金及分級基金,2017年東吳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僅6.63%,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并且三成產品收益率為負。
其次,持續下滑的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也一直是東吳基金的痛點。截至2018年3月31日,東吳基金公募規模只有區區257.62億元,在同業中處于中下游位置。如果除去貨幣型基金,那么2018年一季度東吳基金的非貨基資產規模僅45.71億元,與2017年底的53.14億元相比,僅3個月的時間,縮水接近15%。在貨幣基金被嚴管的當下,東吳基金再不轉型真的很難翻身了。
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發現,東吳基金21只有可比數據的權益類基金中,高達20只基金產品今年來的階段漲幅負收益,也就是說,僅有1只基金產品取得正收益。其中,有14只基金下跌幅度超過5%,更有8只基金跌幅超過8%。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東吳深證100增強(165806)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2年3月9日,截至2018年4月23日,該基金的單位凈值為1.21。從其階段漲幅來看,東吳深證100增強近年來、近1年、近2年、近3年的階段漲幅分別為-8.02%、7.33%、13.55%、-20.48%,四分位排名一般,并且可以看出該基金今年來的業績跌幅較大,想必與其重倉股脫不了關系。
查閱天天基金網發現,東吳深證100增強在2018年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康威視、萬科A、京東方A、五糧液、平安銀行、溫氏股份、中興通訊、洋河股份。分析該基金的重倉股主要集中在電器、白酒、銀行等行業,而這類大藍籌恰恰是今年一季度表現較差的。
4月19日,東吳基金發布的一季度報告顯示,東吳深證100增強期末資產凈值為663.84萬元,低于5000萬元規模清盤紅線。且一季度報指出,該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系贖回等原因,已上報中國證監會,公司正在完善相關應對方案。
根據中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續期內,公募基金規模如果連續2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大關,需要向監管層提交問題解決方案。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將觸發清盤條款,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此外,東吳鼎利債券基金、東吳中證可轉債指數分級基金和德邦德信中證中高收益企債指數基金一季度末的資產凈值均低于5000萬元,分別為4512.28萬元、2758.07萬元和816.9萬元。其中,德邦德信中證高收益企債指數基金已進入清算程序。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