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沉寂了兩年多的醫藥行業表現一枝獨秀,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醫藥生物以12.71%的年內漲幅位居第一,同期上證指數下跌4.48%。不過上周五,醫藥板塊遭遇大幅下挫,當日以2.26%的跌幅領跌28個申萬一級行業。今年持續飄紅的醫藥板塊是否就此偃旗息鼓?這一輪醫藥股行情還能走多遠呢?
短期或面臨回調風險
中長期行情仍可期
接受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醫藥板塊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短期內或面臨回調風險,不過從中長期看,其投資邏輯依然成立。
“本輪醫藥行情其實從去年已經開始,最近走得相對較快。從短期看可能會有一定的回調,而且板塊普漲的格局也會有所分化。從長期來看,還是要選擇好的細分子行業以及業績能逐步兌現的個股。”農銀匯理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趙偉表示。
趙偉認為,看好醫藥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背后邏輯在于其基本面的逐漸向好。從長期來看,我國醫藥正在步入一個良性發展的通道,以創新為導向的優質企業價值將會逐步體現。他指出,從政策角度出發,目前國內特別是藥監部門在創新藥的審批上逐步向美國FDA靠攏,鼓勵藥企創新,在新藥審批上更加快捷有效,大大縮短了藥企創新藥上市的時間;從支付端上看,醫保總量上趨于穩定,但結構上變化激烈,治療性品種逐步替代輔助用藥;從醫保談判目錄和新醫保目錄的品種數據上看,增長趨勢十分明顯。
融通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蔣秀蕾表示:“根據基金一季報,從重倉股比例推算,醫藥股持倉比例回升到11.01%,一季度加倉效應明顯,帶動板塊走勢非常強勢。扣除醫藥基金后,板塊整體處于"標配"的狀態;從基本面來看,行業政策拐點明確,2018年開始有望表現為業績拐點;機構配置情況上,基金持倉距離歷史高點還有較大的空間,基本面和資金配置都支持板塊持續表現。”
嘉合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姚春雷表示,年初以來,醫藥行業出現了一波上漲,主要因為醫藥股總體估值不高,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后市該板塊的走勢也將會有所分化,一些漲幅較大,股價已經透支未來增長的個股機會較小。目前來看估值仍然處于合理范圍之內,未來2年業績增長可期的個股仍存在投資機會。
上海一家中型公募投資總監表示,從上周五的盤面情況來看,部分資金開始獲利回吐,出現放量下跌,該板塊短期內很可能會延續調整。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