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證監會官網消息顯示,證監會已于6月7日接收并受理小米集團的《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文件。6月11日凌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小米集團發行CDR招股申請書。小米集團成為CDR試點的第一單申請。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嚴格掌握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合理安排發行時機和發行節奏。同時,要求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根據企業各自情況,科學設計發行方案,對機構投資者參與詢價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促進專業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審慎報價。希望市場各方理性投資,不要跟風炒作,共同推進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
不用過于擔心流動性沖擊
那么,試點企業發行上市對A股二級市場流動性有何影響?二級市場流動性是動態變化的,與宏觀經濟、總體流動性、上市公司基本面、市場情緒和國際市場等諸多因素相關。證監會上述負責人表示,試點企業上市本質上是IPO。在A股近年來已實現IPO常態化的背景下,一級、二級市場已形成了相對成熟、有效的流動性調節機制,這為試點企業發行上市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證監會也會依法嚴把入口關,穩妥推進創新企業發行股票和存托憑證試點工作。
劉哲認為,戰略配售基金作為CDR發行的配套創新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短期境外創新企業回歸A股的資金擔憂。從融資規模來看,按照小米、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與網易發行股票的5%來計算,新增的市場融資需求約為2500億元,相當于一年的IPO金額,占一年股權總融資金額的16%左右,如果能夠合理控制發行數量和發行進度,充分考慮市場流動性的容納能力和戰略配售基金的規模,將有利于降低對市場的短期沖擊,緩解市場的擔憂情緒。
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尚震宇昨日對記者表示,本次戰略配售基金最大規模上限3000億元,但由于市場底部盤整時間較長,基金投資者短期存在對市場失血問題的擔憂,導致情緒不高;而基金公司銷售方面,機構情緒高漲,三年鎖定期將會使得戰略配售基金大概率處于下一輪牛市當中,并且投資標的代表未來技術方向,A股相比美股存在長期溢價,最終會帶來不錯的收益率。總體來看,考慮散戶通常難以踏準市場節奏,預計增量資金規模在2000億元附近。
尚震宇表示,短期戰略配售基金是針對投資者參與者結構中的增量資金部分,引入“活水”,利好股市;中期產業層面,創新企業引領未來信息科技的發展方向,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將加速A股相關上市公司的演化,促進上市公司進行產業上下游的縱向及橫向并購,更加重視研發投入,利好科技創新驅動的良好市場環境形成;投資者需要深刻意識到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期,過去靠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向科技引領的消費驅動發展模式轉變,面對當前的A股市場底部盤整,在經濟優化升級的趨勢中,戰略配售基金將是極好的投資標的,一定程度是國家經濟轉型進程的重要體現。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表示,CDR發行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是CDR新增融資額,直接占用流動性;二是CDR上市后有一定吸籌效應。而目前6家針對“獨角獸”回歸的戰略配售基金合計規模最高有3000億元,部分資金會通過銀行等渠道向線下募資,這對于減輕CDR發行對市場流動性的沖擊將有正面作用。因此,總體上,對于CDR帶來的流動性沖擊不用過于擔心。
劉哲表示,短期來看,市場受到流動性擔憂的影響,風險偏好處于較低的水平。但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中長期來看機會大于風險,現在整體點位并不悲觀,部分優質股票已接近價值區間。下半年MSCI配置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加,也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