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餐飲全年收入有望達到5萬億元。不起眼的小吃可能成為這個大市場的贏家。
昨日,美團點評發布《2017中國餐飲報告》稱,小吃簡餐是一個“大賽道”。越來越多的投資人也將目光投向“小店模式”。
報告指出,由于進入門檻低,剛需特征明顯,小吃簡餐類門店占到餐飲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一批簡快餐品牌正引發資本的關注。
餃子品牌喜家德擁有400多家直營店,營業規模在20億元左右。在深圳崛起的米粉品牌云味館,兩年時間做了50多家直營店,規模上億元。海底撈旗下的U鼎冒菜在全國擁有52家直營店,在2016年1-8月份,實現營收6558萬元,已于2017年1月申請掛牌新三板。遇見小面創立兩年時間內四次融資,其中2016年11月16日獲得弘毅資本投資2500萬元。
紅杉、IDG、今日資本、弘毅、春華等資本大佬投資餐飲企業的出鏡率越來越高。比如,弘毅收購和合谷79%的股權;今日資本先后投資了真功夫、西少爺肉夾饃、翠華茶餐廳;紅杉資本投資樂凱撒;IDG投資了茶飲新銳品牌喜茶。
互聯網餐飲蓬勃發展,大眾餐飲大行其道,還帶動了外賣市場的大爆發。
2016年,全國餐飲行業的增速為10%,但互聯網餐飲的增長卻高達300%。2016年,外賣行業總體交易額超過1500億,占餐飲業總體大盤的4%,增速迅猛。報告稱,到2018年,外賣交易額有望占據餐飲行業總體的10%,也就是說每10元餐飲收入就有1元來自外賣。每10個中國人中有3個是外賣用戶,有近一半的用戶每周叫外賣超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