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行烏海分行客戶經理向記者介紹了最新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達到4.8%。隨著市場流動性收緊、資金利率上揚,銀行理財收益率已經連續5個月上漲,有望繼續上升。
建行烏海分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近期銀行理財市場風險指數有一定幅度下滑,但產品違約風險仍值得警惕,投資者應該理性購買。理財風險指數是由目標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產品的違約風險以及投資于基礎資產的傳遞風險三類風險加權所得,主要反映了銀行理財市場的整體風險狀況。該指數越大,說明對應市場的風險也越高,反之則風險越低??傮w來看,三類風險指數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是促使銀行理財市場風險指數下滑的主要原因,而三類指數下滑幅度不強也是造成該指數仍然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從目前對銀行理財監管的收嚴程度來看,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還有進一步向下的空間,銀行理財的整體風險也是呈下行趨勢。因此,結合當前監管環境,銀行理財市場風險仍然呈現可控表現,風險源及風險傳染性逐步減弱,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偏低。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在監管政策收緊的背景下,保持資本市場穩定,實現銀行理財產品合規經營將成為今后發展主基調,可以預計,銀行理財整體風險仍將進一步下滑。但從銀行理財產品預期違約風險來看,近期風險仍處于較高水平。隨著資產逐步到期,對存量資產的融資需求下降,理財產品的價格也會逐步降下來。以往利用貨幣市場利率低進行期限套利的模式在增量上將越來越少,市場融資需求下降,資金面緊張的程度緩和。同時,在嚴格的監管政策之下,銀行的高風險高收益投資行為將受到限制,更多的理財資金將流向低收益低風險領域。從長期來看,這或將會導致理財產品發行量和收益率雙降。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經濟發展大環境的變化還是監管強度的增大,均對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合法合規,又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成為各類型銀行所共同面臨的難題。謀求主動管理能力將成為各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結合自身經營特色并實現差異化競爭將成為市場發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