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幾種經典的賣出K線形態,如果實盤操作遇到文章所說的形態時,一定要高度警惕,這幾種形態一旦出現,通常都是大跌的開始。掌握這幾種賣出信號,你就能賣在高點,賣在大跌前。
一、天量陰線:
形態特征:
1、創出階段性天量,以陰線收盤;
2、該陰線出現之后,近期無比擬的陽量出現;
3、天量之后,成交量快速縮小。
二、射擊之星:
1、在此之前存在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
2、在股價上升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根帶上影線的小實體,并且是向上跳空高開
3、上影線的長度至少是實體長度的兩倍,下影線短到了可以認為不存在。
4、射擊之星形態如果在高位出現了,行情下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射擊之星與仙人指路比較相似,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就是:
1、仙人指路誕生于下跌或盤整之后,均線趨勢開始回暖階段;
2、一般都位于重要壓力區間,有主力試盤的味道
3、最好是低開,位于前一根陽線的實體里
三、吊頸線:
形態特征:
1、吊頸線一般都是陰線,出現在高位
2、吊頸線的下影線一般都比K線實體長兩倍以上,上影線就很短或沒有
當上吊線出現的時候,一定要等第二天驗證,比如第二天大幅低開,或形成一個收市價低于上吊線的陰線,形成頭部的概率就非常大了。意味著一輪漲勢得終結。
四、缺口:
缺口總共分為四類: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
普通缺口:普通缺口就比較常見,一般位于成交密集區;
突破缺口:當一個密集的反轉或整理形態完成之后突破盤局的時候產生的缺口
持續性缺口:在上升或下跌途中出現的缺口,可能就是持續性缺口了。這種缺口不會和突破缺口混淆,任何離開形態或密集交易區域的急速上升或下跌,所出現的缺口大多數都是持續性缺口
消耗性缺口:跟持續性缺口一樣,通常消耗性缺口大多是在恐慌性拋售或消耗性上升的末端出現。
五、島形反轉:
1、島形反轉分為向上反轉和向下反轉兩種
2、在島形之前出現的缺口就是消耗性缺口,之后在反向出現的缺口就是突破性缺口
3、這兩個缺口會在短時間內先后出現,最短時間可能只有一個交易日,也可能長達數天到數個星期左右。
4、形成島形的兩個缺口大多是在同呈段價格范圍之內
5、島型以消耗性缺口開始,突破性缺口結束,這情形是以缺口填補缺口,因此缺口已經被完全填補了。
6、島形反轉的兩個缺口之間的總換手率越大,其反轉的信號就越強。
六、斷頭鍘刀:
形態特征:
1、一根大陰線跌破了三根均線(5、10、20或者是5、10、30或10、20、30亦可是其它周期)
2、成交量放大
七、烏云蓋頂:
形態特征:
1、上升趨勢中第一天是繼續上漲的長陽線;
2、第二天出現一根開盤價高于第一天最高點的陰線;
3、第二天的陰線的收盤價地獄第一天陽線實體的收盤價。
陰線深入到陽線實體的二分之一出,是見頂信號。后市看跌,陰線深入到陽線試圖部分越多,轉勢的信號就越強。
八、M頭:
1、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也類似于“M”
2、兩個高點不一定相同,右邊高點也可能高一點,不能僅憑新高判斷突破。
3、M頭中對應著頸線,如果股價破位其下方支撐,則以頸線位作為標準向下取頸線到頭部等價的距離。在高位當中,經常與籌碼分布來配合,簡單理解就是:高位放量滯
在我們實際操作中,對前期大盤的判斷和選股是很重要的。這些是一次完整交易過程中的基礎,而當我們把盤面和個股分析完畢之后,最終要做決定就是 在什么時間買入!在掛單買入操作上又很多技巧。很多股民朋友個股選擇好了之后,股價是多少在現價掛單買進就可以了。而稍微會有一些想法的就糾結那么幾分錢掛單,過高或者過低的交易導致不成交,最終就錯過了好的股票,或者是錯過最佳賣點,導致被套了。
股票市場風云莫測,至于股市所謂的“牛市”和“泡沫”只不過是始作俑者的運作而已。面對這樣的情況,無論你入市多久,實際上都只是一個新人,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學習,才能夠跟上市場發展的腳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