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內廣泛關注的新產品,公募FOF因分散投資和波動較小的特點,擔負著穩定市場、做大行業規模的期望,從2016年6月證監會對《基金中基金指引》公開征求意見開始至今,經過正式發布指引、FOF基金經理資格考試、第一批產品上報、FOF項目組第一輪及第二輪答辯等一系列復雜流程,充分體現了管理層對其重視程度。業內專家普遍表示,公募FOF不僅僅是一款新產品,它所帶來的可能是公募基金的新業態。
證監會最近公布的一期新基金募集申請情況顯示,已有80多只公募FOF的募集申請被受理。業內普遍預測,第一批公募FOF產品最早可能在9月面世,誰能進入第一批名單無疑是各家基金公司最關注的事件。
最近的消息是今年5月5日,十多家基金公司FOF項目組進京進行第二輪答辯,其中大基金公司居多,業內普遍猜測首批FOF產品大概率在這些公司中產生,但是也有資深研究人士告訴記者,未必如此。
“還是要根據公司的情況、FOF產品的準備情況再篩再選,小公司未必沒有機會,一切都要以最終獲批的公告為準。”該人士如此回應。
在公募FOF正式推出的前夜,基金公司都在做些什么呢?
一家京城老牌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一直在做各種準備,然后就是等待。公司這次上報了多只產品,感覺進入第一批的名單還是很有希望。目前公司的FOF團隊一邊給各個渠道做投教培訓,一邊做一些跟蹤調研和完善模型的工作。
另一家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相關人士顯得更有自信。他告訴記者,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但沒有意外的話公司上報的產品應該在第一批當中。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FOF投研團隊目前正忙著做研究,測試模型組合,雖然獲批的消息遲遲未出,但是準備工作一直沒有停下。
相比之下,小基金公司對于能否進入第一批FOF名單憂慮更多。某小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對公募FOF產品非常重視,從一年多前大手筆挖人到前期的團隊建設、后期外部調研都準備得相當充分,希望通過新產品實現對大基金公司的“彎道超車”。
對于公募FOF這一基金新產品,普通投資者應當如何認知?基金業協會最近一期投資者教育問答中,對FOF的解讀如下:FOF是指以其他基金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其投資組合由各種各樣的基金組成。FOF與一般基金最大的區別在于其投資范圍僅限于基金,并通過持有其他基金的方式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
目前,我國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允許投資于公募基金本身。2014年8月生效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規定,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其他基金份額的,為基金中的基金。具有專業管理、風險二次分散、降低普通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門檻、管理費率較高等特點。
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挑選FOF產品呢?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告訴記者,公募FOF是新生事物,需要從頭開始探索,在完全沒有過往業績的情況下,不妨從公司、產品、FOF經理三大方面來甄別選擇適合的投資品種。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