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周期股的表現,一些資源主題基金以及重倉周期股的基金,近期表現出眾。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剔除大額贖回等因素影響,近三個月以來,共有23只偏股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收益率超過30%。分析這些基金的半年報持倉情況可以發現,周期股都占據較大比重。業內人士表示,周期股和成長股未來都會有很好的市場表現,尤其是周期股可能存在更穩定的增長機會。
偏股基金業績靚麗
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截至9月11日,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創金合信資源股票A/C近三個月以來取得45.33%/44.72%的收益率。由于該基金為資源主題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均為資源類個股,其中中國鋁業(8.09 停牌,診股)、天齊鋰業(76.38 +0.00%,診股)、袞州煤業、方大炭素(36.78 +0.03%,診股)、陜西煤業(9.05 +0.44%,診股)、神火股份(14.60 +0.90%,診股)等個股近幾個月均表現不俗。
股票型基金中,工銀新材料新能源、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等基金近三個月的收益率也均超過30%,排在同類產品前十名。而其他排名前列的基金,如果分析其半年報持倉情況亦可發現,其在周期板塊的持股比例較高。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剔除因大額贖回等因素導致的凈值異動,富安達新興成長近三個月取得41.46%的收益率,排名第一。該基金第二、第三大重倉股贛鋒鋰業(91.99 -0.34%,診股)、天齊鋰業均為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有色資源股,持倉比例分別為9.70%、9.66%。其他如匯添富社會責任、易方達信心成長、萬家品質、萬家新興藍籌、上投摩根新興動力等排名居前的基金在有色股上的持股比例都不低。
投資邏輯生變
盡管周期股前期漲幅相當可觀,但仍有不少基金經理繼續看好周期股的后市表現。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周期股的投資邏輯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廣發創新升級基金經理劉格菘認為,三季度周期品價格還有上漲空間,龍頭企業業績最好的時間還沒到。從估值水平看,鋼鐵行業龍頭公司按照7月份的盈利年化3-4倍估值;隨著電解鋁價格上漲,行業優質公司的估值為個位數。隨著周期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看好四季度周期行情。
劉格菘指出,多年以來,周期股的投資邏輯是在高估值時進入,在低估值時賣出。但今年以來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的周期股行情,與以往由需求拉動的周期股行情顯著不同,是在需求總體穩定的前提下,供給端產能收縮帶來的價格上漲。供給側改革政策嚴格限制了周期行業的供給,從根本上改變了周期行業業績波動大的屬性,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愿意給更健康的周期板塊更高的估值水平。
融通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融通行業景氣基金經理鄒曦表示,未來周期股和成長股都存在較好表現機會,對后市樂觀是基于對經濟新周期的確認。從供給角度來看,只有在市場出清之后新周期才能重新啟動,目前市場已經基本出清。此外,供給端也出現結構性變化,會有高效、低污染的新產能涌現。從需求端看,此次消費升級覆蓋面更廣,持續性更強。周期股和成長股接下來都會有很好的市場表現機會,尤其是周期股可能存在更穩定的增長機會。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9月月報指出,三季度以來,在周期行業和大金融板塊的帶領下,市場強勢反彈,滬指成功站上3300點。受到環保政策以及供給側改革的雙重因素影響,供給端收縮預期增加,周期品漲勢兇猛,不少原材料創階段性新高。盡管投資增速放緩,需求端有所減少,但抵不住供給端減少的政策執行力。同時,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銀行資產質量提升,凈息差企穩,不良率在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企業資產負債表改善下拐點已現。權益類市場的投資邏輯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權重股強勢來自于對確定性溢價的追逐和投資性價比的青睞。對于周期股與成長股的選擇,依然認為成長股將繼續分化,短期看好周期股三季度業績推動的二次機會,長期看好PEG處于低位的優質成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