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理財知識:什么是飛單?怎樣避免“飛單”?現在的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是,第一選擇就是銀行,因為他們感覺銀行賣的理財都靠譜安心,越是大銀行賣的理財越靠譜。其實不然,銀行賣的理財也可能有假貨,俗稱“飛單”,大銀行賣的也不一定靠譜!許多老年人就被銀行的保險產品給“坑”了,五年下來,到手的利息還不如定期利息高,讓許多投資者苦不堪言。
什么是“飛單”?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來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當然也有魚目混珠的人員,他們并不是銀行員工,他們混進了網點大廳,私自銷售售理財產品,沒有被大堂管理人員發現。
當然,隨著銀行網點管理強化,這類現象已不多見,銀行“內鬼”員工私自售賣理財產品是造成“飛單”的主要原因。銀行員工之所以做“飛單”,為的是高額的回扣金,客戶之所以被“飛單”擊中,一方面是被超高收益率所吸引,另一方面是對銀行品牌信任。
怎樣避免“飛單”?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理財產品登記編碼”,相當于我們的身份證號,這一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是產品是否合規的重要標識,這也是大家檢驗真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