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為何別人理財10倍增長?我們卻10年不動?究竟區別在哪里呢?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在佛祖面前哭泣,訴說著他的生活有多艱辛,每天做很多事,累得半死還沒有錢,哭了很久他就開始抱怨:“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為什么有錢人可以什么都不干還那么有錢,而窮人就要天天累得半死還解決不了自己的溫飽!”
佛祖聽到后,反問他:“那你覺得怎樣才算公平啊?”
窮人忙說:“我要讓富人和窮人一樣,沒有錢,和我干一樣的活,要是富人還是富人,那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微笑著說道:“那好吧。”于是就把一位富人變得和窮人一樣窮,并且給了他們兩家人每人一座煤山,每天的食物可以用挖出來的煤賣掉的錢來買,不過需要一個月之內把煤山挖完。
第二天,富人和窮人就一起開始挖山了,窮人平時做粗活做慣了,很快他就挖了一車煤,就拉到集市上賣了錢,他就把這些錢全部買了吃的,拿回家去給家人解饞。
而富人就可憐了,平時沒有干過重活的他,到了傍晚才挖了一車到集市上賣了錢,不過他的錢并沒有用完,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其他的錢全部留起來了。
第二天窮人還是依舊早早的就起來挖煤,而富人卻去集市用昨天留的錢帶了兩個膀大腰圓的窮人回來,他們兩個就開始給富人挖煤,富人就站在一邊監督著,才半天功夫就挖出了好幾車的煤,富人又把賣煤的錢拿來又雇了幾個窮人,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的工資,剩下的錢比窮人賺的多出了很多倍。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窮人只挖了冰山一角,每天賺的錢都拿來買好吃的,好喝的,沒有想過要存錢,而富人半個月前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很多錢,他又用這些錢做了買賣,很快又成了一個富人。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窮人再也不抱怨了,有時候,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是你有沒有頭腦,借多少力去做多少事。
這就是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差距:思維方式。其次,有錢人的資源和關系是普通人不能比的。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勤勞致富是一部分。但是也有相當比例的有錢人,是根據社會規則來致富的。前些年低價收購國有企業的暴富者有之。家里藏有千萬上億現金的有之。靠內部消息在股市席卷財富的有之。靠關系獲得大工程大項目謀取巨利者有之。靠關系高價供貨者有之。靠關系獲得某些難以獲得的資質進行營業暴富者有之。
總的來說,有錢人可選的投資渠道更多,不僅僅是有形的資產,還有無形的資產和關系。春江水暖鴨先知,有錢有關系有消息,自然能更容易讓財富增加更快。
資金量不可比擬,有錢人投資資金基數大,自然收益也相對較高;選擇的方式方法不同,有錢人多選擇大方向、大手筆的投資理財,如投資創業型公司、大型商超、股票、基金市場、金融領域等。而個體小戶理財無非是風險低、收益較銀行略高的保本類理財產品;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有錢人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強,因此他們更愿意選擇風險高、收益高的產品、項目進行投資。
這才有了有錢人能理財能10倍100倍增長,而我們普通人理財原地踏步10年不動的對比。更淺顯的說法是,拿1W去賺100W,跟拿100萬去賺另一個100萬,難度不全是不一樣的。資源+杠桿=價值放大。
關于為何別人理財10倍增長?我們卻10年不動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