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365訊,理財知識:吃貨型投資理財高手的“秘訣”!自古民以食為天,在豐富的美食文化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吃貨也是大有人在。但是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個資深吃貨的理財潛力有多大。
吃貨真的更擅長投資理財嗎
在吃的文化里,能吃出做人道理,甚至投資理財?shù)摹懊卦E”也能吃出來。四海八荒的“吃貨們”智慧無窮大,都是投資理財?shù)母呤帧?/span>
不信?來看兩個“吃貨”型理財高手代表的故事吧!
“詩神”蘇軾:一個吃貨的理財日常
說起蘇軾,最先想起“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钡冉?jīng)典詩句,但是在這個才華橫溢的“詩神”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吃貨”一面。
很多人可能了解,文明古今中外的“東坡肉”就是蘇軾即蘇東坡發(fā)明的,沒想到的是,蘇軾的這些美食發(fā)明竟因為省錢開始,慢慢理財就有了靈感。
相傳,詩人蘇軾的仕途非??部?,經(jīng)歷過做官被貶,收入被減的拮據(jù)生活。當時蘇軾貨被貶黃州后,看中了當?shù)氐呢i肉價格非常便宜,于是購買烹飪,既省了錢又變著花樣的發(fā)明并吃到了美食,真可謂“高段位吃貨”!
記載稱,蘇軾曾寫過一篇《豬肉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每月僅有4500文工資,蘇軾是這么規(guī)劃理財?shù)?。首先?500文分成30份,串起來掛在房梁上,每天挑一串下來用,如果沒有完便放進竹筒存起來,作為招待訪客的支出。
當然,這樣“節(jié)流”還不夠,蘇軾經(jīng)多方申請,從當?shù)匮瞄T那里弄到數(shù)十畝廢棄荒地,于是他脫下長衫,穿上短衣,帶領(lǐng)全家人開荒種地,在“節(jié)流”的同時還做到了“開源”。
“股神”巴菲特:“吃”出投資之道
說到巴菲特,大家第一反應(yīng)可能就是“股神”。這看似遙不可及的“財神爺”,居然也是一位超級美食愛好者。
出生在1930年的巴菲特,那時正趕上美國股市崩盤的時期。巴菲特的父親當時是股票推銷員,遇上了這個大蕭條時期,在失業(y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自己創(chuàng)辦了一家投資公司。
所以小時候家境并不是太好的巴菲特便有了做生意的想法。還在5歲的時候,他便開始上門推銷各種產(chǎn)品,如可口可樂、口香糖等。“吃貨”的壯舉還不僅于此,比如因為愛吃番茄醬,砸280億收購美國食品制造商亨氏,14年給漢堡王30億美元的融資。
據(jù)統(tǒng)計,巴菲特投資的大部分項目都是自己愛吃的:DQ冰淇淋、百威、可口可樂、漢堡王。他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的嘴放在哪里,我們公司的錢就放在哪里”。
吃貨型投資理財高手的“秘訣”
你永遠無法估量一個吃貨的智慧,為了不辜負美食,小腦袋瓜子也會轉(zhuǎn)的異常的快。說到吃貨的理財秘訣,不外乎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