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財經理財:理財市場變天之后,你的錢還能投什么?最近,監管的大刀是越砍越快,越砍越深啊。前幾天剛剛發布《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市場還在消化和想辦法應對時,新的政策規定又來了。
監管層叫停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不得投向委托貸款資產或者信貸資產。很多人看不懂這是什么意思,畢竟好像和自己沒什么關系。但是不是真的沒關系呢?你可得好好想想才能弄明白。
- 01 -
掐死委托貸款通道
首先,要知道新規是怎么影響每一個人的,就要知道新規限制的東西是什么。
兩次監管同時都提到同一個詞語:委托貸款。
委托貸款,指的是委托人手上有一筆錢沒地方投,想通過放貸賺點利息,但是又苦于自己沒有放貸的資格,于是把這筆錢轉進銀行的委存賬戶里面,讓銀行幫忙把這筆錢進行放貸。
這個過程中,因為銀行扮演的是一個代理人角色,不會給銀行的資產負債造成變化,所以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當中,形成典型的表外業務。
在這里解釋一下什么是表內業務,什么是表外業務。
簡單地說,表內業務指的是銀行傳統業務,比如說銀行存款和貸款業務,表外業務指的是銀行沒有直接資金往來的業務,比如說擔保和代理。
其中,因為表外業務不會造成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所以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也正是因為如此,監管沒有辦法進行監管。
銀行嘗到甜頭之后,一發不可收拾,慢慢形成了以委托貸款作為通道的業務模式。
通道業務,其實就是錢流通的一條通道,只不過正常的通道上有監管在把守,為了避開監管,錢就要繞路通過。
為什么銀行這么熱衷于委托貸款?
首先,銀監會對銀行的貸款額度是有要求的,不能放太多貸款,但是不能放貸款,銀行就沒有利潤。于是銀行就通過監管無法覆蓋的委托貸款通道,把錢貸出去,既可以保證正常的貸款額度不會超標,也可以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利潤。其次,因為監管空白,銀行就會把錢投向監管限制的地方,高風險高收益的非標資產。
當然,這只是銀行自己的通道,算上其他金融機構的通道,模式還會更多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明想要貸一大筆錢用來擴大自己的生意,但是由于自己資格不夠,銀行沒辦法正常放貸。于是,他找來了一個專門搞通道業務的金融機構,把這個生意項目打包成一個資管計劃,再通過銀行獲得一筆投資資金。今年這兩個新規新政,針對的正是金融機構如火如荼的委托貸款通道業務,直接叫停封死所有金融機構的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