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
為什么要理財
弄清楚了理財的意義,現在我們再來說說為什么理財已經成為剛需。
首先,有個詞相信大家已經聽過很多遍:通貨膨脹。
什么是通貨膨脹?貨就是指貨幣,通貨膨脹就是指錢太多膨脹了,錢太多了會怎樣呢?很簡單,錢就越來越不值錢,而物價越來越高。
大家辛辛苦苦搬磚賺錢,到手的錢實際上在不斷貶值,你還這么淡定是不是傻?理財的首要目標就是抵抗通脹。
過去的10年,全球都推行貨幣寬松政策,央媽貨幣放水嘩嘩的,雖然CPI指數一直波瀾不驚,但是帶動房子等資產價格猛漲。
過去房價10年10倍,多少人的收入增速能有這么快呢?要是有的話,恭喜你絕對戰勝了通脹;要是沒有的話,你是不是應該想想怎么保衛自己的財富不被稀釋呢?
而理財就是普通人為數不多抵抗通脹的辦法之一,賺到手上的錢想要不貶值,必須要有錢生錢的意識。
除了抵抗通脹,理財的剛需性還體現在抵抗騙子。對于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本來指望理財去賺錢,結果錢沒賺到還血本無歸。
如今,各種金融騙局叢生,各種欺詐套路防不勝防,很多人也因此不敢理財。但大家發現沒有,越是拒絕理財的人,往往越容易掉進騙子的圈套。
這里面大概有兩層原因:一是不理財的人是覺得理財收益太低,一旦面對高收益就容易喪失理智;二是因為真的一點不懂理財,所以也很容易被騙子糊弄。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其實都說明一個道理: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想要不掉進騙子的圈套,自己就得懂理財是怎么一回事。
理財的剛需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與我們的人生規劃息息相關。
年輕的時候沒有理財意識,一年到頭沒攢下幾個錢,一年沒關系,等到3年回頭看,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已經遠遠落后于別人。
等到有家庭以后還沒有理財意識,那就更危險了。沒有健康養老規劃,沒有子女教育規劃,沒有應對突發風險的規劃,“一夜返貧”看似遠在天涯實則近在咫尺。
實際上,大家還可以深入想想,理財包含的風險、規劃和目標意識,其實未嘗不是成功的人生應該具備的意識呢?
所以,有句話叫做理財就是理人生。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這句話,你就會明白理財真的是人生的剛需。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