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信支付2018:深入傳統行業,但不指手畫腳
數字產品和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五年前大家用掃碼支付,一定覺得這件事情超有意思、超智慧,因為智慧的概念超越了你的認知。而現在大家覺得掃碼支付是天經地義的,連農村的老太太都會了,你就不會覺得這事新鮮。”騰訊副總裁、微信支付負責人耿志軍近日接受36氪等媒體采訪時說道。
而在現實生活中,微信支付帶來的“天經地義”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多,比如到餐廳自助點餐、到超市掃碼購物等等。很顯然,微信支付所涵蓋的范疇已經不再只關乎支付本身,而是如何讓用戶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而對于商家而言,微信支付也在同時幫助他們不斷提高生產效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年前微信支付提出的“8.8 移動支付日”也在今年升級為“8.8 智慧生活日”。那么,在實現智慧生活上,微信支付又會拿出哪些工具和舉措?據了解,今年微信支付計劃拿出八大場景創新支付能力,以及直接面向用戶的千萬份免單和無數紅包。
微信支付在不斷普及和迭代,未來呈現的可能是內容而非價格
早在四年前,微信支付就已經提出智慧生活的概念,以及“微信支付,不止支付”的口號。這是因為支付不是一秒鐘兩個數字之間的簡單轉移,而是在一秒鐘之外帶來的體驗和效率。
支付從一開始就是同時面向B端和C端的行為,在早前爭奪用戶支付習慣時候,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毫不例外地通過聲勢浩大的現金補貼來吸引用戶,但在用戶規模到足夠大的體量后,與線下無數商家在支付之外的深入合作顯得更為重要。
據了解,這次微信智慧生活日,除了直接面向C端用戶的免單、優惠券和紅包外,微信支付也將更為成熟的掃碼購、社交支付、無感支付、生活繳費、自助點餐、小程序乘車碼、小微收款、自助購這八大場景能力釋放出來。
談及今年的發展重點,耿志軍表示,是將商家在支付場景內的效率提高,同時給使用場景支付的顧客帶來不同的智慧感受。再細化一些,他希望“把微信支付能力、小程序能力等微信能力結合起來,每個行業里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讓每個行業變得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