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剛從保本基金轉型成為股票型基金的諾安策略精選股票,前十月凈值上漲3.68%,排名普通股票型基金首位。翻閱基金季報可以發現,截至三季度末,雖然6個月建倉期已經過去了一半,但基金經理仍不急于建倉。“在經濟和大盤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會保持最低倉位以避免損失。如果美股的調整導致A股市場進一步下跌,將會給我們帶來比較好的建倉時機。目前A股或將面臨最后一波調整,風險釋放過后將迎來機會。”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闡述。此外,銀華恒利靈活配置混合A、申萬菱信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A、交銀領先回報靈活配置混合、景順長城泰和回報混合A等多只期內取得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最新股票倉位均低于10%。“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中,低倉位策略對偏股基金的確有效,因為基本所有板塊都在下跌,降低倉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市場調整的壓力。”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除了控制倉位,堅守醫藥板塊的偏股基金因為醫藥行情的異軍突出,也“意外”成為前十個月的大贏家。從基金名稱上看,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交銀醫藥創新股票、中海醫療保健主題股票、金鷹醫療健康產業和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股票等5只醫藥主題基金躋身普通股票型基金前十位。
反觀一些收益大幅跑輸指數的產品,或多或少都存在頻繁調倉、重倉行業配置失誤的問題。以滬上一只同期跌幅近40%的主動偏股型基金為例,基金經理在一季度大力買入了多只銀行股,中證銀行指數(5987.693, 106.39,1.81%)雖然在一月份大漲12.47%,但是此后便一路下行;到了二季度,基金經理將銀行股悉數清倉,轉為擁抱前期表現強勢的醫藥股。不過,醫藥股自6月開始普遍出現回撤,千山藥機(4.660, 0.08, 1.75%)、華大基因(59.490, 1.61, 2.78%)、北陸藥業(7.690, 0.31, 4.20%)等個股6月跌幅均超過20%。“很多基金經理雖然聲稱自己是基本面投資甚至長期價值投資,但不少人仍然熱衷于追逐短期利潤和主題熱點,導致頻繁調倉,一旦踏錯節奏就容易被‘兩邊打臉’,令基金凈值出現較大波動。”滬上一名基金分析師坦言。
11月行情“攪局”全年排名
與前十月相比,A股在11月可謂“風云突變”,在多重利好政策刺激下,市場出現觸底反彈,5G、疫苗、科創板等多個熱點板塊更是輪番表現。可以說,11月行情給基金排名戰增添了不小的變數,一些基金憑借11月的良好表現排名大幅上升,而此前確立明顯優勢的“佛系”基金則開始被逐步趕超。東方財富(13.290, 0.47, 3.67%)Choice數據顯示,近1個月以來,混合型基金中有12只產品漲幅超過10%,其中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A漲幅達到17.7%;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8只產品月漲幅超過10%,其中,嘉實環保低碳股票、嘉實智能汽車股票和嘉實新能源新材料股票基金位列漲幅榜前三位。經過11月份的凈值急升,不少基金的排名也發生了“大躍進”。以近一月上漲11.69%的大成景恒混合A為例,截至10月底,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僅為-7.78%,排名主動偏股型基金889名,但經過本輪上漲,截至11月28日,大成景恒混合A年內收益率的排名已迅速提升至164位。又比如,近一月上漲9.58%的華安滬港深機會靈活配置混合,排名也從此前的900名開外,提升至目前的529名。更值得關注的是華安媒體互聯網。截至10月底,基金年內收益率僅為-1.91%,排在500名開外。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基金年內回報已接近6%,排名也迅速升至第45名。
查閱基金季報可以發現,這些凈值快速提升的基金大多受益于重倉股11月的亮眼表現。以大成景恒混合A為例,其三季度末重倉持有的國投資本(10.700, 0.24, 2.29%)、云賽智聯(5.540, 0.15, 2.78%)、歐普照明(29.570, 1.64, 5.87%)等個股近一月以來漲幅明顯。除了重倉熱點板塊外,高倉位也是上述基金“逆襲”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在11月凈值上漲超過8%的混合型基金中,有11只股票倉位超過80%,占比達65%。另據基金倉位測算系統顯示,近一個月來,中歐基金、富國基金、建信基金整體股票倉位出現上升,上升幅度均在2%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景恒混合A今年前兩個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均不足1%,但到了三季度末,該基金倉位已經加到81%以上。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基于對后市階段性反彈的判斷,在投資風格方面,基金持倉偏重于小市值、反轉因子。此外,前海開源基金也于日前表示,公司在10月份大跌時加倉,目標主要是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對于倉位未達目標的旗下基金,年底前還會繼續加倉。從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產品近期表現來看,不少產品凈值出現了快速上漲。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佛系”基金的排名暫時仍然難以撼動,但其年內建立的領跑優勢正在逐步縮小。伴隨市場行情的演繹,最終基金業績排名可能還會出現明顯變動。
年末行情決定冠軍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