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18年收官月的來臨,偏股基金年終排名戰也進入了激烈的“最后一公里”較量。
業內人士認為,偏股基金業績排名不僅可以體現公募基金的投研實力,對公司產品發行和品牌形象提升都有積極作用。“每年偏股基金業績排名都是市場關注的熱點,主動管理能力是基金投研實力和水平的重要體現,多一些收益排名靠前的產品可以有力印證公司的投研實力,可以提升公司的整體形象。”北京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表示。除了證明投研實力,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也更容易“名利雙收”。滬上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認為,現在銷售渠道非常看重基金公司業績和收益的穩定性,尤其是當前較為低迷的市場環境,明星產品對未來產品發行和持續營銷都有好處。從目前偏股基金的排名來看,雖然中郵尊享一年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仍以15.51%的年內漲幅遙遙領先,但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產品收益率差距均在一個百分點左右,年度股基三甲寶座“花落誰家”仍有很大懸念。事實上,在公募基金年末排名爭奪戰中,勢均力敵、伯仲難分的局面并不鮮見,而每逢此時,市場的風格走向便成為決定冠軍歸屬的一個重要因素。
統計數據顯示,在2010年以來的9年時間內,除了2013年全年風格偏小、2017年風格全年偏大之外,剩余7年均在四季度發生了明顯的風格切換,啟動的時點多在10-11月,風格切換的行情大多發生在跨年至次年年初。
以2014年為例,代表成長與藍籌兩種風格的基金就曾上演巔峰對決。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在前三個季度還遙遙領先,不過,年底兩個多月的藍籌行情則令基金排名發生了“驚天逆轉”。此前絕無奪冠可能的工銀金融地產后來居上,最終以102.49%的年度回報獲得當年偏股基金冠軍。今年10月19日以來,創業板一改年內的低迷狀態,呈現強勁反彈,表現明顯好于滬深300指數(3260.950, 88.26, 2.78%)(3260.9502, 88.26,2.78%)。這令市場開始猜測,年末的風格切換是否已經到來,而能否把握住風格切換行情無疑將會直接影響到偏股基金的年底排名大戰。從三季報披露的基金持倉情況來看,基金在四季度的操作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面,部分資金加入涌入創業板;另一方面,不少基金開始加倉金融地產股,以押注年底的藍籌行情。
招商證券(14.230, 0.49, 3.57%)表示,10月以來,中小風格ETF凈申購規模明顯加速,尤其創業板ETF備受追捧。10月至11月15日期間,創業板(含創業板50)ETF累計凈申購近104億元。另外,中小盤股票的基金倉位占比一致提升。其中,中盤股的基金倉位占比從18%提升至24%;小盤股的基金倉位占比從13%提升至22%。與此同時,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從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等因素來看,金融、地產兩大板塊最有可能在今年剩下的時間中跑贏市場。“銀行是三季度為數不多的業績有所改善的行業之一,原因有兩點,一方面,銀行的息差相對于今年前兩個季度有所好轉;另一方面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并不像市場預期那樣差。”滬上一名權益投資總監稱。對于地產行業,多位基金經理認為,雖然地產行業受到政策影響,樓市景氣度下行,但目前估值偏低,疊加地產業的行業集中度逐漸向龍頭企業集中,部分地產龍頭今年年報利潤可期,地產行業的基本面或政策面可能會出現預期差,地產股股價有望在短期內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想了解更多資訊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