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中金:2019票據將迅猛發展,并成為標準化債權一名猛將!
要點:
1)票據量很火(票友君早前已提出)
2)銀行表內票據猛增加!(即直貼增加)
3)套利致使企業開票猛增
4)電票將使得票據進入標準化資產無障礙
5)央行再貼現又帶來豐厚利潤
6)2019年票據將大可為!
票據火爆的背后反映了什么?
開年以來,票據開票量、承兌量以及貼限量大幅上升,同時也推動了票據轉貼和回購交易的火爆。從固定收益市場的門類來看,票據市場的體量雖然沒有貸款、同業存單和債券那么大,但票據市場的故事并不見得比其他幾個大類的固收品種少,而且交易票據都帶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技能,票據市場的變化也反映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和銀行的各種指標訴求的變化,因此非常值得觀察和研究。開年以來,我們觀察到票據的開票量、承兌量以及貼現量都大幅上升,創了階段性的新高(圖15),但不能簡單的用季節性因素來解釋。

企業開商業匯票的過程是一個融資過程,若被銀行等金融機構承兌會成為銀行承兌匯票,若被非金融機構承兌會成為商業承兌匯票。票據如果被銀行直貼,就會進入銀行體系,成為銀行的資產,相應的,銀行也向實體經濟投放了流動性。被銀行直貼過的票據,可以繼續在銀行體系之間進行轉貼,相當于銀行之間買賣這張票據。票據也可以與債券類型,進行回購融資交易。
如果觀察社融里面的票據增量和余額,在經歷了2017年的大幅萎縮之后,2018年表內外票據余額的增速有比較明顯的回升,11月份的余額同比增速已經回升到12.8%(圖16),而從我們觀測的日度數據來看,12月份的票據開票量和貼限量還在上升,意味著12月份的票據余額同比增速還在上升。從2017年的明顯萎縮到2018年的逐步回升,票據余額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票據利率變動后對企業融資吸引力的變化。2017年由于央行收緊流動性,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上升,從而也推動了票據的直貼和轉貼利率上升,使得票據融資成本相比于發債和貸款而言沒有任何優勢。企業通過票據融資的需求受到較大打擊,而且2017年銀行貸款額度比較緊張,銀行表內貼現票據的需求也比較低,因此企業和銀行對票據的需求都不強。進入2018年,情況有所轉變,在金融監管收緊的情況下,央行逐步放松貨幣政策來進行推動,貨幣市場利率在2018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從而帶動票據的融資利率的下行也明顯快于債券和普通貸款利率(圖17)。企業通過票據融資變得更具吸引力。同時,由于銀行的貸款額度大幅上升,而銀行在面對有效貸款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有更強的動力把票據貼現到表內(表內票據也算貸款),反映在銀行的表內票據余額猛增,表內票據余額同比增速到11月份上升45%,然而表外未貼現票據的規模則大幅下降(圖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