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投資界有那么一群人,比較在意股息,甚至有用股息來判斷估值的高低。
不可否認,在企業發展的一定階段,從股息這里可以看出不少的信息來,但如果過于在意股息,把股息當初投資某個企業的前提,那就把股息的作用拔地太高了。我的建議是,投資不要過于在意股息。
企業和品類的發展是有階段的,在不同的階段,企業內部的現金對企業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指望還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發很多股息,這既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傷害,更是沒有必要。
過于在意股息以后,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投資的企業都集中在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這類企業,我們有些是應該投,但也沒有必要完全投在這類企業上,尤其是有些企業股息不錯,但企業明顯可以看得出來,走下坡路了, 那就不要去碰它了,不然會麻煩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拿著股息的標準去看待一些新的有優勢的企業,很可能就是無法評估及估值高得離譜,但很多時候其實它們估值沒有那么高的。
如果一個企業內部領導人無法給企業更好地創造價值,那本事是企業自己的問題,不是股息高低的問題。所以評價股息的問題,更根本的是企業面臨的商業機會如何?還有企業抓住商業機會能力如何?
我一般很少用股息去考慮企業估值狀況,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企業如果股息率達到很高,很可能像一種便宜的狀況。但這種便宜的狀況,其他途徑也基本上是得到出來的。當然我自己買的有些企業,可能跟當初買入時價格相比,股息率能夠達到10%甚至20%還要多,這不能歸功于我當初多么在意股息,而是我當初因為低估買入,長時間拿著,慢慢漲上來的。
我的意思還是在于不要過于在意股息,看得太重容易輕看企業更重要的東西。股息問題應該是放在企業戰略、競爭格局和發展階段去看。中間有一個平衡的問題,一個度的問題,不要一開始就讓自己陷入這個問題之中。
股息倒是有一個作用,就是通過高分紅,可以保持企業的高roe,從而保證企業的估值相對比較高。比如承德露露、雙匯發展這類企業,本身發展可能是受限了,但通過相對高比例的分紅,維持比較高的roe。這樣維持高roe 與企業通過高增長維持高roe,兩者roe的質量高低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投資者自己加以區分。
并不是說股息沒用,或者公司不要發股息了。我的意思始終是不要過于在意股息,有時候甚至可以不用考慮股息問題做決策,更應該多思考 股息背后的東西,象長江電力如果值得投,根本原因肯定也不是股息,而是在于長江電力所在的賽道及無可替代的位置,再加上合適的價格,股息無非是這些因素的一個參考罷了。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