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全球經濟風云際會,投資市場瞬息萬變,中國個人投資者已經越來越難從單一投資市場獲取超額的投資收益,甚至面臨著本金虧損的風險。
同時,中國個人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一些不成熟的投資理念與習慣,與當前的投資市場顯得格格不入。
要么太過于看重投資收益,而忽略了資金的安全性,過高地估計個人對于風險及流動性的承受能力;要么太過于注重本金的安全性,而忽略了資金的收益,以至于資金的實際收益無法抵御購買力下行和通脹風險。還有的投資人,在短期收入需求的驅使下,將投資組合更多地向分紅類和利息類傾斜,而放棄了因資產依托時間而帶來的長期價值增長。
財富創造,是資本在合理的時間周期中復合增長的產物。有著較高本息收入需求的個人投資者,應該看到資產配置的總回報,而不應僅僅看到當前或短期的收益水平;更不該忽視資產的合理配置。因為,投資者是無法找到一種資產,能夠同時具備很好的流動性、穩定有保證的本金價值、較高的本期收益、以及持續的資本增長率。
如何能夠幫助個人投資者避免出現以上的投資誤區,為客戶提供合理的資產配置服務,是一劑良藥。
資產配置之所以是合理且有效的,是因為不同的投資工具,具備不同的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且不同的投資工具之間,還具備不同的相關性。
不同投資工具在各經濟周期中的表現不同,如果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那在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相應的資產表現更加良好,來彌補其他資產表現不佳的情況,從而,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波動性,平滑投資過程中的整體風險。
同時,為了應對投資者心態的影響和自身流動性需要,資產配置的整體邏輯,能夠給予個別暫時表現不好的資產以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體現它的投資價值。這樣的話,假以時日,自然能取得資產的長期、穩健回報。
對于各類資產的周期性表現特征,市場已給予我們很多次教育。我們簡單回顧一下,2008年的債券市場行情,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2009年下半年的房市行情,201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行情,2012年、2013年的現金類資產行情,直到2014年、2015年的股票市場行情,以及2016年的黃金市場行情等等。
江山總是輪流坐,只是遺憾的是,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期經濟周期與市場周期,并在各類資產之間進行準確的時機切換。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只有通過資產配置,才可以在實際操作中把握各類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的自信,來自于對科學方法的學習與信任,而不是迷信自己、崇拜上帝。
總而言之,資產配置具有如下特征:
① 平滑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表現;
② 有利于取得長期回報;
③ 在過程當中能夠滿足流動性需求。
一般來說,資產配置達到3年以上,就能體現投資價值,獲取合理的投資回報。而沒有做資產配置,即使是某一領域最專業的機構,也不能逃離這個領域的系統性風險。
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推動,定價樞紐不斷與國際接軌,無風險利率下調是大概率事件,在不到2%的無風險利率水平下,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投資者唯有做好資產配置,才是投資良藥。
具體說來,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自然會涉及到各類資產的組合。如何有效的利用各類資產的負相關性特征,起到對沖風險、穩健收益的作用,是整個資產配置理論及實踐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