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正如個人和家庭理財一樣,很多上市企業或其他企業也會拿出部分資金進行理財增值保值,據權威機構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10月底,有超100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累計金額超1萬億,而2016年僅為700家,積累金額為7千億,相比去年增長率達到42.8%。
現如今,人民幣匯率持續在上漲,企業通過適當理財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預計2018年企業理財資金有可能超過50%。但是企業理財不同于個人,需要更加精準匹配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萬不可只看投資收益。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陳總表示,企業理財首先考慮不是投資回報,而是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再配置收益高的理財產品。
企業通過理財,一方面,企業可以進行融資,更好地經營企業;另一方面,在不影響企業整體運行的情況下,用閑置資金進行中、短期理財投資,可以實現公司資金效益的最大化。那么企業如何更好地理財呢?
而企業要想做好理財,需要將閑置資產進行全球化配置,投資于固定收益類(債券)、私募股權、保險、對沖基金、股票權益類投資、現金、海外投資等不同資產類別的產品,既能有效地降低短期市場帶來的投資風險,還能有效地布局長期投資收益。
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陳總建議,企業理財可以選擇投資一些FOF基金,量化對沖私募基金等,專業的投資管理人會不斷地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組合及投資策略,最終實現低風險、高利潤的效果。當然企業還可以參與私募股權類投資等,比如高端創業醫藥企業的投資,跟隨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的行業,投資收益肯定是相當可觀的。
陳總還表示,企業也可以找專業金融機構尋求資產全權委托管理,專業機構會將企業資產投資到不同投顧機構的產品中,同樣可達到風險分散化,并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但其最大的特點,是更貼近企業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回報預期,進行資產全球化配置。
另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產生資金周轉,因此一定要確保資金的流動性,用于貨款、發工資、還貸款等等,部分資金還可以考慮用來做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短期穩健理財類投資,投資期限較為靈活對資金的流轉影響不大,賺取額外收益,一舉兩得。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