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迷你基金潮再度襲來。截至3月19日,不滿一季度的時間內已有36只基金啟動清盤程序,而2017全年清盤的基金數量為103只,這意味著僅今年一季度基金清盤數量就超越了去年的1/3。
這個數據的背景是迷你基金潮的再度出現。部分公司旗下已有十數只資產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有些已經準備對迷你基金進行批量清盤 。
雖然批量清盤頻現,但市場很冷靜。首先,本輪迷你基金潮出現與新基金發行爆發,部分產品同質性較強, 產品模式創新下的自然淘汰,以及機構委外產品的退潮有關。其次,行業內已經逐漸摸索出一些迷你基金的解決方案,比如通過基金轉型模式,將基金轉型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36只清盤
3月17日,銀華永泰積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發布了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宣布自當日起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辦理本基金A、C份額的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贖回以及基金轉換業務,成為清盤大軍中的一員。
在此之前一天,平安大華基金發布旗下產品平安大華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的公告,宣布該基金已經通過了財產清算議案進入清盤流程,于公告之日也即3月16日起進入清算程序,這是今年首只清盤的量化基金。
據公開信息統計,以進入清盤程序的日期為計算標準,今年以來截至3月19日,不滿一季度的時間內已有36只基金啟動清盤程序,而2017全年清盤的基金數量為103只,這意味著僅今年一季度基金清盤數量就超越了去年的1/3。
具體到公司來看,單家公司批量清盤成為常態。例如“老十家”之一的長盛基金接連在今年1月23日、1月24日、2月27日宣布旗下3只基金長盛同輝深證100、長盛同豐債券、長盛同裕純債終止基金合同,這3只基金均為規模不足5000萬的迷你基金;同樣,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德信中高企債指數、德邦現金寶、德邦群利債券也分別于今年1月25日、1月26日、2月7日進入清盤程序。
除了已經進入清盤程序的基金外,擬清盤大軍同樣來勢洶洶。3月12日至13日,招商基金連續兩天發布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將于3月14日通過通訊方式投票表決關于旗下產品終止基金合同的議案,擬一次性清盤4只基金產品(A/C份額合并計算),包括招商豐享混合、招商豐達混合、招商豐睿混合、招商豐樂混合。
顯然,無論從已經開始清盤還是從欲進行清盤的情況來看,今年公募基金清盤的節奏較2017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去年全年超過100只基金的清盤數量,已經是近年來清盤的一個峰值,今年的清盤數量有可能再上一個臺階。
對于公募基金清盤頻繁的現狀,招商基金3月19日受訪時指出 ,迷你基金清盤本質上是為了保護持有人的利益。對基金公司而言,清盤迷你基金可以更好地集中公司資源,加強投資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對持有人而言,規模太小的基金,會增加分攤的產品管理成本,但清盤不會影響投資者的資產凈值,資金會退回投資者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