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有些人是投資理財的常客,對投資理財有豐富的經驗。但是有些人可能是剛剛接觸理財,對投資理財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因此,小編就投資理財應注意的事項給大家提個醒。
首先要記住的是,不管購買哪種理財產品,認清風險是頭等大事。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在決定要購買某種理財產品之前,投資者一定要了解清楚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然后在了解風險類型的基礎上,評估自己理財所能夠承受的風險。最后再根據多方面的信息匯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其實,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投資者本金的安全。如果連本金安全都應對不了,談何理財生錢呢。
其次,看清理財產品的“說明書”是關鍵。就拿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吧。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有兩種,一種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另一種是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
一般來說,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在簽訂的協議上都會蓋有銀行的公章;那么如果是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在簽訂的協議上就會蓋有信托公司或是保險公司的公章。
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公章。這些公章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后,一旦發生糾紛時的有力憑證。如果投資者因為一時粗心,沒有得到公章所屬單位的有效協議或者憑證,那么就算投資者自己有足夠的證據也是百口莫辯。
因此,理財產品的“說明書”是投資者財產的“護身符”,是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的。
最后,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要考慮好資金的用途和期限,以防自己在將后的日子里陷入不必要的麻煩之中。投資理財的周期包括銷售期、運作期和到賬期。
這個周期經歷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對個人的財產做一個預期,畢竟購買短期理財產品不僅有時間成本,而且還會導致收益的損耗。因此,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要事先有這個相對縝密的計劃,來盡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理財損失。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