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整個11月份,無新增網貸平臺;P2P網貸行業成交額達1433.16億元,環比上漲1.55%,貸款余額為11153.56億元,環比上漲0.21%。
從數據來看,行業已經扭轉了之前幾個月的成交量和貸款余額持續下降的局面,表明投資人的信心有較大的提升。
隨著時間的流逝,2018年馬上就將結束,備受矚目的合規檢查也迎來最后時刻,各地陸續傳出各類消息,如杭州地區的主動清退、深圳的“三降”等,無一不預示著網貸行業將迎來深刻的變化。
在2019年,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可能是網貸行業最需要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給行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機遇。
首先,網貸行業將面臨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沖擊。
所謂理財子公司,就是銀行專門成立來做目前的理財業務拆出來的子公司,由于不再設置起購門檻、首次投資無需面簽,但卻有著銀行背景,有著銀行風控體系、客戶資產等的支撐,對于投資人而言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至少有20家商業銀行成立或宣布擬設立理財子公司。
從長遠來看,理財子公司將會對現存的網貸平臺的資產和資金端造成較大的沖擊:
在資產端,網貸平臺部分優質的借款人群體會逐步向理財子公司轉移,因為理財子公司的業務更加規范、費率更低,對于借款人將會更有吸引力。
而在資金端,經過雷潮的沖擊,大部分的高返平臺被清出網貸行業,而現存大平臺的收益率較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再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隨著投資人風險意識的提升,為了分散投資,部分人也會將部分資金轉投理財子公司。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部分大平臺已經意識到該問題,已經著手進行改變和布局。
對于規模較小的平臺來說,由于自身資金實力不足、風險體系尚不完善、資產業務還嚴重依賴外部來源等問題,后期的生存將有可能日益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