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記者注意到,除了券商、信托、財富管理公司,越來越多的外地私募開始對江蘇市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開始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布局江蘇市場。
華泰證券機構部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背后凸顯的,一是江蘇資本市場的整體發展和進步;二是江蘇高凈值客戶投資實力的“圈粉”效應。
私募布局江蘇
上周,記者從行業內了解到,上海一家名為“宏馳”私募在南京設立了江蘇分公司。值得關注的是,江蘇是其在上海之外,第一個選擇設立分公司的地區。
此前,記者接觸的一些上海私募,在“出海布局”的過程中,大多數第一站會選擇浙江,或者遠赴深圳和廣州,首先布點江蘇的私募很少遇到。
這家私募基金負責人對記者坦言,主要還是看重江蘇的“未開發”市場。“浙江的資本市場已經發展的非常全了,資本的觸角伸到各個地方,甚至是鄉鎮,相比較而言,江蘇有更多的空間值得私募去經營,存在很多有潛力的企業,值得金融機構去開發。”
今年早些時候,上海陸家嘴一家大型私募負責人也和《金證券》記者提到江蘇在長三角各地區中,對金融機構,尤其是“主要靠單打獨斗”私募的吸引力。當時其稱,公司所在的陸家嘴寫字樓中,有四家私募都向江蘇地區派了人或定期來拜訪客戶。“雖然還沒有到設立分公司的階段,但確實大家都看到這個區域的機會。”他補充,和其他金融機構相比,私募實力有限,不可能說設立分公司就設立分公司,“雖然來得晚,但是并不妨礙大家在這里拓展。”
外來刺激本土
需要提及的是,外來私募的增多,正給江蘇私募行業帶來變化。
華泰證券機構部一位資深人士稱,外地私募的到來,首先在業務技巧上對本土私募有促進,“例如路演,很多上海、杭州來的私募,路演形式很活潑,互動性很強,給本地券商、私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其次是從業人員的變化,“本土私募從業人員背景比較單一,外地私募就我接觸的來看,背景都十分豐富,能力也很強。”
記者查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公開信息也看到,今年新備案的江蘇私募中,不少私募負責人都有在上海、北京、廣州的工作經歷。
來自申萬宏源證券一位在南京地區從業多年的人士坦言,隨著很多金融機構新型分支機構的落點,大量財富管理公司的進駐,這兩年南京金融市場吸引了很多外地名校金融專業的畢業生,“人才的流入是一個地區行業是否興盛的關鍵,從這兩年情況看,江蘇整個金融行業還是比較樂觀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