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值當道”的2017年A股市場中,私募基金調研上市公司熱情高漲,數據顯示,今年已有1828家私募機構合計調研了849家上市公司,星石投資、拾貝投資、淡水泉投資、高毅資產、景林資產等私募今年調研次數遙遙領先,星石投資調研次數超100次。同時,這些私募看好A股市場配置價值,積極發行新品、擴充規模。
星石基金
今年調研超100次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今年以來,總共有1828家私募機構合計調研了849家上市公司,積極性非常高。從行業板塊來看,工業機械、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電氣部件與設備、金屬非金屬等五大行業成為私募機構關注的焦點,被調研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64家、46家、45家、37家和35家。
數據統計顯示,星石投資、拾貝投資、淡水泉投資、彤源投資、高毅資產等私募機構成為今年調研的“勞模”。其中星石投資今年以來的調研總次數已經達到109次,合計調研上市公司98家,最關注的個股是利亞德、啟明星辰、世聯行等,最近星石投資調研了和而泰、閏土股份、河鋼股份等。
在知名私募中,拾貝投資今年調研總次數為78次,關注一心堂、華帝股份、萬和電氣等62家公司;淡水泉投資調研總次數為66次,關注海康威視、匯川技術、帝王潔具等53家公司;高毅資產調研總次數為46次,關注尚品宅配、神火股份、江豐電子等36家公司;景林資產調研總次數為45次,關注美的集團、捷成股份、濰柴動力等33家公司;原“公募一哥”王亞偉的千合資本今年調研總次數為18次,關注鞍鋼股份、中鋼國際、*ST華菱等15家公司。
記者發現,這些積極調研的私募機構今年普遍業績表現比較好。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景林資產旗下股票產品平均收益為34.49%,高毅資產的平均收益為27.12%,拾貝投資的平均收益為19.5%,淡水泉投資的平均收益為18.54%,千合資本的平均收益為9.4%,星石投資的平均收益為8.72%。
持倉標的表現好“老司機”勤發產品
除了爭當“勤奮生”調研上市公司,記者發現,這些私募前兩年發產品并不積極,今年卻選擇主動發行新產品、做持續營銷。基金業協會私募備案數據顯示,王亞偉今年已經發了5只投資于二級市場的產品,下半年新發的有昀錦1號、寬星7號;高毅資產今年成立了31只產品,景林資產成立了15只產品,淡水泉投資成立10只產品。
上市公司半年報曝光了這些私募的最新持倉,私募大佬趙軍的淡水泉投資增持太極集團,繼續持有歌爾股份、萬華化學,今年萬華化學漲幅達到93%,歌爾股份今年漲幅為43%;江暉的星石投資新進水井坊,今年漲幅為89%;王亞偉的千合資本新進聯明股份、繼續持有黑貓股份,今年黑貓股份漲幅為36%。
證券時報記者還了解到,這些“老司機”為私募基金的領跑者,今年規模增長較快,北京某大型私募今年持營申購規模就達到50億,不少績優私募規模增長普遍超過10億左右,在震蕩市中機構認購是主力,銀行等機構客戶今年一直在追加認購。
北京某百億私募市場總監告訴記者,這些私募“老司機”現在積極發產品,這很可能是市場的一個信號,“他們看好現階段A股市場的配置價值,企業盈利在變好,成長股在連續下跌后底部逐步顯現,這些私募看好一些優質品種的機會,想要在市場底部占據更多資金和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