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國的市場對海外投資者意味著什么?
中國債券市場是美國債券市場規模的一半,美國是13萬億美元,而中國大概是它的一半。境外投資者已經開始行動,現在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國債的數量在每月的增量占據了20%的比重。中國滬深兩市的總市值是7.9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的股票市場的吸引力對海外投資者來說越來越強。
2、中國央行全球影響力凸顯
中國的經濟體量、中國的高速發展通過中國央行的獨立性開始在全球的資產市場表現出來,中國央行的影響力凸顯,主要是表現在今年兩次匯率波動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一次是去年的8月份,一次是今年的1月份,由于人民幣貶值導致匯率的波動,過去人民幣貶值的幅度非常小,每次只有2%—3%,是一個相當穩定的貨幣,但是這樣的貶值幅度卻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是同時發生的,這個階段的標普指數和發達市場的指數的兩次大跌。
由于中國本土私募基金對央行政策的理解更為透徹和深刻,中國的對沖基金在這個方面是具有得天獨厚的理解中國國情、理解中國政策的優勢,過去這種優勢得不到發揮,主要是中美整個掛鉤的原因,現在中國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大大加強。
中國私募基金將成為承接海外資金對中國資產配置需求的主要力量,也將成為幫助國內資金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新生力量,借助中國央行影響力成就世界一流對沖基金,國內私募基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海外私募基金設立的情況也是非常理想,近兩年中國在海外設立私募基金的力度都大幅度加強。
3、私募資金自身優勢
私募基金操作靈活、更加規范安全,并且追求絕對收益。
與公募基金十億百億的規模相比,規模較小的私募基金投資操作更為靈活,能及時跟進市場,根據市場變化趨勢快進快出,投資策略眾多。除此之外,私募基金的門檻較高,只面向少數特定投資者進行募集,因此能夠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滿足客戶的特殊投資需求。
公募將收益放在第一位,私募更重視風險,私募的監管比信托有過之而無不及。信托有“一法三規”,私募基金有“一法六規”,特別是新規實施后私募大洗牌,行業運作更規范,信息披露更公開,私募產品也更具安全性!
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費較少,主要依靠提取業績報酬生存,而超額業績必須在每次凈值創出新高后才可提取。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投資者賺到錢,私募才能賺到錢。所以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更強,需要追求絕對的正收益。
未來30年,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私募基金的正在迅速崛起!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高凈值客戶群及資產規模巨大,并快速增長。又隨著房地產投資屬性的下降、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資產管理咨詢服務經驗的累積,中國高凈值人群投資方向發生變化,投資需求愈加強烈,私募成為他們的重要選擇之一。
從規范私募運作以來,證監會始終對違法違規私募保持高壓的打擊力度。為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為私募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從中長期來看,這有利于樹立私募基金在投資者中的形象,引導行業良性發展。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