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表示,此次睿策轉型投資策略只能做一個判斷,但有足夠的信心才會做這樣一個轉型,它不是一個老的策略,睿策在融資規模上也會控制。
02、產品清盤并非業績不好
成立于2010年的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已有八年歲月,在圈內頗有名氣。相關數據顯示,睿策投資規模至少在60億元以上。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開數據,睿策一共備案了20只產品。
從已公開數據的14只產品來看,睿策1期和睿策2期表現最佳,截至4月13日,睿策1期和睿策2期累計收益率分別為0.18%和0.43%,均跑贏滬深300指數,旗下全部產品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為210.78%。
另有第三方數據顯示,睿策曾押中過京漢股份,屬于最正宗的雄安概念股。去年四季度退出了海峽股份、寧波富邦等個股,同時也減持了海汽集團。
財經評論員艾堂明在接據記者采訪時表示,雄安是去年的熱點了,而且只是局部熱點,押中一次不代表每次都能押中,去年的行情及市場環境都比今年要穩定,如果對今年行情悲觀,選擇清盤也是個負責任的做法。
今年市場風格切換,基金因為業績不佳,規模銳減,頻頻清盤已經成為業內耳熟能詳的故事。與眾不同的是,睿策此次清盤另有其因,在發給投資者的公告中解釋,因為公司旗下產品此前都為股票多策略主動管理型投資產品,現在想要全面轉型做量化對沖投資策略。
對此據記者電話聯系了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方工作人員稱該公告內容屬實,目前公司旗下產品已經準備開始清盤。
因為轉型而忍痛割愛選擇清盤,似乎是一件新鮮事兒。也有其他投資者向記者反映,業績一路穩定上漲,屢次押中行業看好的股票,對于其突如其來的轉型,似乎有點耐人尋味。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據記者,“從公開查詢的持倉信息看,該公司產品重倉的小盤股多數表現不好,處于明顯的下行趨勢中,估計對業績形成了較大拖累,以致被動清盤。私募排排網有業績公布的產品數量是14只,而這14只均取得了較好的年化收益。我們推測,該公司沒有公布業績的產品估計收益不佳或者陷入虧損。從公司成立較早的產品取得了較好收益,而后來大部分產品沒有公布業績推測,公司核心投研人員可能發生了變化,以致原投資策略和投資業績難以維持,所以選擇轉型。”
某基金業內人士在接據記者采訪時還分析道:“公募和私募的優勢在于專業化,任何一個策略的成功,都需要長期深入的研究和頂尖投資人才支持。如果一個私募宣稱是多策略,或者進行策略轉型,也許該公司沒有擅長的投資策略,甚至是一個策略做不好,轉型另外一個策略,或許會虧更多,這是值得警惕的。目前大部分中小私募都屬于此類,投資者應仔細甄別。”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