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期,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在中國發行了首只產品——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其0.75%的超低費率和10%的業績提成著實賺足了眼球。記者從公開資料了解到,這家外資私募的首只產品銷售火爆,9天募集資金近10億元。在國外私募超低費率的沖擊下,國內私募應該如何應對?
管理費率打對折超吸金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證券私募基金管理費通常在1.5%-2%,同時超額業績回報為20%。但此次貝萊德不走尋常路,一方面將固定管理費率降到0.75%,另一方面將業績報酬計提比例定為10%,相當于在業內通常的做法上都打了對折,大幅降低了費用。這對國內合格投資者而言,誘惑不小。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產品要素中,貝萊德的投資者認購基金金額也是不低于100萬元(不含認購費用),但每次追加申購金額是不低于1萬元并且為1萬元的整數倍(不含認購/申購費)。而目前國內權益類私募基金認購追加金額是10萬元起且為10萬元的整數倍。除此之外,該產品還不設封閉期,投資者可在基金開放日申購、贖回。
對于為何貝萊德會在中國做出“大幅讓利”,市場眾說紛紜。記者多次致電貝萊德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但是對方并未給予回復。
“我不確定貝萊德發行的是否是被動指數型基金,但是該基金一般收取的管理費用較低。”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投資官王國輝(Wong Kok Hoi)向記者表示,畢盛(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在近日備案成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貝萊德可能是想打價格戰,業績不佳的國內私募可能受影響比較大,但是對于老牌私募不會有太大影響。
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說,從降費用的角度推測,貝萊德當前推出的首只產品應該是類似指數增強產品。因為如果偏向公募風格思路,費用太便宜的話幾乎沒有回報;如果做高頻指數交易,成本較高且需要技術實力考量,管理費用不可能打五折。由此推斷,貝萊德的這只產品應該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指數增強型產品。
對國內私募沖擊力方面,該人士表示,目前看影響并不大。如果貝萊德也做高頻指數增強,可能會讓部分國內私募感受到壓力。
經過一周的時間,貝萊德已經在中國完成了首只產品的募集,資金近10億元。中信證券的路演材料顯示,貝萊德這只基金的投資策略是“始終滿倉”。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銷售比較火爆,7月30日貝萊德產品可能還要開放,專門針對500萬元以上購買量的客戶,而且要求客戶滿足合格投資者的條件。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