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不少信托均在PPP、資產證券化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但作為當下業務調整方向來看,不少機構準備在證券投資信托、消費信托領域尋找機會。
4月份,基礎產業集合信托發行規模59.29萬億,環比下滑43.88%。華北地區信托公司人士稱,基建業務減少一方面因為財政部嚴查擔保函,同時伴隨地方債發行,政府平臺對市場資金利率反應較慢,資金成本上不去。
此外,近期銀監會下發的6號文也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違規新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嚴禁接受地方政府擔保兜底。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系列文件主要影響的仍是信托通道業務。系列監管政策加強了對以規避監管為目的的通道業務整治,要求銀行上報各類違規通道業務,包括在同業業務、票據業務、理財業務通過違規提供同業增信;或借助信托通道,規避會計核算、風險計量及計提資本的相關要求。“因此,預計信托通道業務規模將面臨一定程度的下跌。”
而監管影響或正在逐步顯現。wind數據顯示,4月份信托新發行產品430款,環比減少38.4%;規模合計589.26億元,環比下降56.61%。
需要說明,一般季末均比季度初月份發行、成立規模更大。業內人士稱,季度末往往是銀行考核節點,很多業務會搶在季度末完成。
傳統業務面臨壓力,當前重點關注證券投資信托、消費信托。“目前來看,上證指數應該跌不了多少,找個適當機會介入,比如到2900點。”
消費信托方面,不同于以往直接提供商品、服務的方式,如購買白酒類消費信托可享受白酒消費權等;而希望能與專注小微金融業務的機構合作,運用助貸模式作為消費金融公司背后的資金提供方。
4月25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顯示,我國當前消費金融市場規模(不包含房屋貸款產生的消費)估計接近6萬億元,如果按照20%的增速預測,我國消費信貸的規模到2020年可超過12萬億元。
此外,據日前披露的年報梳理發現,2016年信托公司創新主要集中在資產證券化、PPP項目、家族信托、消費金融、產業基金、慈善信托等方面。
其中資產證券化、PPP項目為主要領域,且部分信托公司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中航信托、交銀信托、陜國投、國元信托等均披露相應創新成果。國元信托稱,自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以來,已累計發行資產證券化項目13個,資金規模308.30億元。
現在老百姓手上有資金,在消費升級且資金沒有較好去處的情況下,消費市場可能存在機會,比如汽車、旅游等領域。據悉,不少信托均在PPP、資產證券化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但作為當下業務調整方向來看,不少機構已經準備在證券投資信托、消費信托領域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