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的動蕩調整中,私募基金未能獨善其身,經歷2011年熊市的考驗,面向多元化發展時代,私募基金行業將走向何方?2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12中國私募基金年會上,私募基金業內人士暢談“多元化”。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莫泰山 在會上表示,私募基金多元化,首先是指機構投資者群體應該進一步多元化,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多元化有助于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包括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價格發現。價格發現需要市場一個買方和賣方的公平、透明的規則。如果市場是賣方非常強勢,買方話語權不夠大,那么市場定價機制可能會有一定的缺陷。
“從這個角度講,機構投資者隊伍多元化的發展未來是值得堅持的方向。”莫泰山說,多元化不一定按照公募基金、陽光私募、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去分。私募可以做絕對收益、相對收益,也可以做基本面、做趨勢等。有這些豐富的投資策略以后,市場定價功能才能發揮得更完善。其次,多元化策略對陽光私募也是一個新的課題,是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股指期貨市場運行得很好,國債期貨仿真交易也已經推出,給多元化投資提供了可能。
“私募發展投資策略需要多元化。從二級市場的專業性和深度分析,也需要跟公募基金拉開更多的差距。作為私募基金來講,客戶要找準,二級市場投資策略細分需要做一個更精準的定位?!鄙钲谑卸χZ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黃弢 表示。
近年來,我國私募基金的規模不斷擴大。私募基金一向以絕對收益獲得生存空間,但數據顯示,與私募基金規模的發展相反,私募基金業績經過熊市的洗禮,可以用“慘痛”兩個字來形容。據統計,非機構型私募基金產品2011年虧損率高達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