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總是伴隨著渤海鋼鐵債務危機新聞而出現的北方信托,近期又因董事長被免職成為焦點。6月26日,天津市紀委對北方信托董事長王建東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嚴肅問責,免去其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并向全市通報,這距離王建東上任僅一年半有余。財報顯示,王建東在任期間,北方信托業績已出現倒退。不過,再向前追溯,動蕩的種子或許早已埋下,王建東之前的四任董事長均不是正常離任,該公司的風險投資也并非只有對渤海鋼鐵的一筆。
上任一年半余即被罷免
根據天津市紀委的通報,王建東的“不作為不擔當”主要有五方面表現,包括學習貫徹中央和市委全會精神敷衍應付;對市委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進一步凈化政治生態的重要部署重視不夠;擅自不參加市委十屆十次全會;長期遲到早退;召開黨委會不及時,導致公司多項業務工作進展緩慢,造成網絡安全隱患,影響公司異地業務和員工招聘工作正常開展等。
在天津市紀委通報后,6月28日,北方信托官網發布的一則動態顯示,公司黨委于6月26日召開中層以上黨員干部會議,傳達這一決定,并要求從王建東的問題中汲取深刻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公告還稱,“目前公司一切經營活動正常”。
北京商報記者以電子郵件形式向北方信托官方問詢董事長接任人選一事,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有消息稱,公司目前的主持工作由總經理包立杰代理。據北方信托2016年年報顯示,王建東和包立杰二人是在2015年11月初同時被選任的,王建東任董事長,包立杰為總經理。
歷史動蕩
除了本次罕見的董事長被免,在王建東之前,北方信托四任董事長均不是正常離任,其公開資料顯示,第一任董事長梁建三被曝出現經濟問題,隱退后不知去向;第二任董事長戚文福在2001年因貪污受賄,被判刑14年;第三任董事長霍津義因涉嫌重大違紀,在2005年被中紀委雙規,最后被判無期徒刑。從2005年到2014年上半年,公司董事長未曾變更,一直由劉惠文擔任。2014年4月,劉惠文意外離世,坊間傳聞其是自殺。
一連串人事動蕩的同時,北方信托的發展也相對同業有一些遲緩,在2005年12月獲批完成公司分立至今,北方信托的注冊資本金一直為10億元。
在近年信托業洶涌的增資潮中,北方信托也相對安靜,只在2015年時傳出過增資計劃,隨后便沒有下文。在同行間不斷的相互趕超下,北方信托目前10億元的注冊資本金水平,于68家信托公司中已與西藏信托、大業信托并列處于倒數第四位。
福建津匯信托貸款又遭展期
業內人士介紹,增資一方面可以讓信托公司擴大業務規模、開展自營業務等,另一方面則有助于提高信托公司的風險抵抗能力。北方信托在2016年年報中也坦承,“公司資本實力不足,業務轉型發展壓力持續增大,管理流程有待進一步優化”。
2016年,北方信托被卷入渤海鋼鐵巨額債務危機中,涉及債權超過10億元。對于項目解決進展,上述北方信托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渤鋼的債務問題正按照市政府指導在積極推進與解決中,公司會盡最大可能保護投資者利益。
北方信托似乎已有方案,據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多項關于以自有資金購買信托受益權的議案,其中不少與渤海鋼鐵有關。
這種做法在業內并不少見。一位信托業人士介紹,理論上可以等待渤海鋼鐵重整結束,在此之前,信托公司也可以選擇先行兌付。
此外,不排除大股東注資或出手解決。北方信托目前股東27家,控股股東為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泰達系的金融版圖較大,目前已持有渤海銀行、天津銀行、天津信托、渤海證券、渤海財險等多家金融機構股權。
但渤海鋼鐵債務危機對北方信托造成的“創傷”已經顯露。該公司2016年信托資產規模已倒退至2014年的水平,為2644億元。利潤表內的指標也全線下滑,其中營業收入10.01億元,同比減少17.6%;凈利潤4.05億元,同比下滑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