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政府引導基金近年來爆發式增長,信托公司政信合作業務也有了新的內容。一面是作為財政支出創新方式之一的政府引導基金的井噴式增長,另一面是嗅覺靈敏的金融機構紛紛牽手合作,共同“分羹”市場轉型帶來的機會。
中信信托日前公告稱,公司已成功中標四川交通投資基金管理機構。該基金設計規模為人民幣500億元,存續期不低于10年,其中省級財政交通專項資金出資50億。事實上,這只是中信信托牽手地方政府,布局產業引導基金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份,中信信托出資入股天津市海河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將與其他股東一起負責引導基金的運營、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并進一步助力中信集團與天津市政府之間的合作。
政府引導基金,即政府出資設立母基金,下設若干子基金,子基金采取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設立。事實上,我國政府引導基金從2014年開始步入快速發展時期。近年來,地方引導基金提速發展的勢頭越來越明顯。私募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政府引導基金已設立1013只,總目標規模53316.50億元,已到位資金達19074.24億元。其中,僅2016年就新設立政府引導基金384只,披露的總目標規模超過3.1萬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100.8%。
而在基金規模和架構方面,產業發展基金分為引導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三級架構,引導基金和母基金均采用有限合伙制。其中,引導基金200億元由市財政出資,由專業化的引導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并進行市場化運作。引導基金管理公司將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吸引全國性金融機構、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PE、VC、上市公司、市內企業等入股組建;母基金是由引導基金、社會資本等共同發起設立的——通過200億元的政府引導基金注資和市場化募集,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多只產業投資母基金群,規模1000億元左右;母基金再通過發起設立若干個子基金,進一步放大基金功能,力爭撬動社會投資5000億元。子基金將依據章程或合伙協議約定進行股權投資、管理和退出。
“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政府在積極牽頭發展產業引導基金,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增加了信托公司的新的合作模式,同時也為政府引導基金的壯大帶來可能。” 上海某知名信托人士坦言。“以上述四川交通投資基金為例,基金的設立有利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和放大效應,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四川省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從而加快構建暢通安全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信托公司政信業務的發展方向目前來看主要是兩個:PPP和產業引導基金。“PPP是去年比較熱門的話題,但是PPP模式和現有的社會資本需求不匹配,以及現有PPP模式在給社會資本提供利益保障機制方面的欠缺,往往造成PPP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更看好產業引導基金。”有業內人士坦言。
在業界看來,政府引導基金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效應,吸引社會資本,以股權投資方式有力破解創新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難題。不過,在政府引導基金迎來爆發性增長的同時,亟待更加市場化運作的呼聲日益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