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信托保障基金”)成立兩年半以來,首次高層人事變動終于落地。
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獲悉,銀監會近期正式下發批文,核準了信托保障基金第二任董事長劉宏宇的任職資格。而上一任董事長許志超的下一站,則是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接棒女將:劉宏宇
自信托保障基金成立以來,劉宏宇擔任了該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
7月中旬起,劉宏宇正式擔任信托保障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實際上,今年3月,劉宏宇就已完成與許志超的工作交接。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劉宏宇屬于該公司元老,本次“新老接替”應該可以實現無縫銜接,利于該公司的穩定運行。
實際上,劉宏宇還曾參與中國信托保障機制的設計和落地實施,以及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公司的創立工作,并全程參與了《信托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等基礎制度的研究起草工作。
另據記者了解,劉宏宇長期在監管一線工作,金融監管工作經驗豐富,曾參與或牽頭組織實施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商業銀行監管評級、銀行集團并表監管等多項重要監管法規的制定和出臺。此外,她還參與了銀監會風險監管報表體系的建立工作。資料顯示,劉宏宇歷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二司監管四處副處長、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監管一處處長、河北銀監局副局長、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和巡視員。
“拆彈專家”許志超卸任
許志超于2014年12月起擔任信托保障基金董事長。他先是在今年1月卸任了公司黨委書記一職,3月正式卸任董事長職務。
從過往履歷看,許志超有著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他曾在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信達資產工作10余年。他在風險化解方面的出色能力,令其獲得監管層認可,出任了信托保障基金首任董事長。
記者從多方獲悉確認,許志超的下一站是中信資本,擔任副董事長一職。
知情人士表示,對于許志超來說,新公司提供的崗位和原來相比實際降級了,但中信資本的體制會更加靈活和市場化。
公開資料顯示,許志超曾歷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干部、副主任;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萬通企業集團副總裁;武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2000年進入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法律事務部主任、市場開發部主任、資產處置審核委主任;2005年起任中國信達(3.41 +0.89%)總法律顧問兼資產處置審核委主任;2008年3月起任中國信達副總裁;2010年6月起擔任中國信達執行董事、副總裁,為高級經濟師,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保障基金規模突破千億
信托保障基金成立兩年多,保障基金規模已突破千億元。據悉,截至6月30日,保障基金規模已達1100多億元。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保障基金獲取的利差約為3%,以保障基金現在的規模,“年收入超過20億元不是什么問題”。信托保障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基金收益將歸入基金,讓基金不斷地保值增值。”
上述人士稱,在具體經營管理中,公司嚴格區分自營資金和保障基金的用途。保障基金的運用側重于事后救助,主要針對突發性、偶發性的行業風險。自營資金的運用側重于事前預防,主要針對日常性、臨時性的流動性風險。
據記者了解,保障基金的下一步運營規劃是,在日常開展流動性支持和收購信托公司風險資產,防范、化解信托行業流動性風險的同時,加強高風險機構的風險化解和退出機制的研究,完善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應急處置業務流程,加強風險處置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建立風險化解專家庫,完善高風險機構的救助處置體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