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信托高收益時代能否再回來,陳赤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首先,從中央政策來說是繼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其次,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L”型的底部階段,新周期尚未被確認,企業部門尚不具備產生高收益的條件。同時,由于目前對房地產調控加大,導致了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面臨一定的流動性緊張的困境,也不一定可以給出較高的融資成本。綜合而言,短期內信托收益率不具備大幅提升的條件。”“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短期達到9%甚至更高很難,和當前流動性和企業可以承受的融資成本有很大關系。一方面整體流動性沒有那么緊,另一方面,企業融資成本有限,短期內不會上升很大。”袁吉偉表示。
陳新春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依然處于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房地產等行業面臨調控壓力,短期難有上佳表現,甚至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時;與此同時新經濟、新行業依然處于孕育階段,不確定因素較多,短期難以提供穩定高回報。另外,過去一年金融監管保持高壓態勢,為防控金融風險,監管部門在不斷加強業務協調,壓縮監管套利空間,強調統一規則和統一監管。可以預計,在經濟轉型和監管加強背景下,信托高收益時代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未來再次出現收益率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房地產信托風險加劇
信托投資者除了關注較高的收益率外,對于信托機構募集信托資金投資于不同領域的收益率也應關注。
根據用益信托數據統計,信托資金進入房地產、基礎產業收益率基本均在9.5%左右,2015年初時信托產品投資是名副其實的高收益時代。再加上信托產品投資有一個“剛性兌付”的隱形承諾,不是一個純粹的自擔風險的投資行為,就更受到高凈值客戶的青睞。
不過伴隨著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的下降,投資房地產、金融、工商企業、基礎產業等領域的信托產品收益率也均下降。
但整體而言,近3年信托資金投資于房地產領域的資金明顯高于金融、基礎產業、工商企業等其它領域,2015年初1月,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高達9.76%,而同期投資于金融領域的收益率為8.21%,工商企業的收益率為8.87%。
截止今年8月份,房地產信托平均收益率仍為7.15%,相比投資于金融領域平均收益率為6.51%,投資于基礎產業平均收益率為6.81%,投資于工商企業平均收益率為6.84%,房地產信托平均收益率仍高居榜首。